高天瑞  

專案組成員

軍旅憶往(051)初試啼聲


高天瑞 博士 (備役上校)

95年6月,我「終於」從輔大博物館學研究所畢業,您不要問我為什麼一個碩士學位居然唸了四年?(扣除91-92年,跟著第一屆隨班附讀一年外又唸了三年整)因為我雖是第二屆,但卻是咱們研究所開辦以來第一個畢業生。也就是說能夠在第四年殺出重圍,畢了業,已屬難得!

當年,國防大學因桃園八德校區新建工程正在施工,暫時借住桃園龍潭特戰部隊營舍內。三月某天,學校研發室史政官黃中校到戰院來找我,說正在八德新建校舍中的校史館,是數年前連同校區工程一起設計的,因設計當年學校只有四個學院,所以整個校史館規劃就是中間一個八卦形空間(做為「校部展區」),旁有四個小間(各學院一個展區)。但因至95年時學校已下轄七個學院(增加了理工學院、管理學院及政戰學院),校長曾上將覺得原設計不合宜,要求重新規劃設計。因耳聞(事後得知,是陸官50期的教務處處長史浩誠學長善意「設計」我的)全校只有我一個人是學博物館展示設計的,所以希望我能協助提供意見。

三月十六日,黃中校與我由龍潭校區驅車到達建設中的八德校區校史館工地。因沒水電,只能透過支架間透進的光約略看了一圈,並開相機閃光燈照了幾張相。回家後找齊尺,鉛筆,橡皮擦,小護士藥膏蓋(家中連支圓規都沒有,得用它畫圓圈),就規劃起「國防大學校史館」。第二天上午繳卷,黃中校把我手稿用電腦描繪好後就安排向教育長陳良沛將軍簡報。教育長聽完我簡報,只說「高老師,你這設計不錯,我原則同意。但是我不會表達,你等一下,我去看看校長有沒時間?若有!你直接向校長報告,由校長做決定」。十分鐘後,我正式向曾校長提報了我發揮「一夜精神」規劃出的校史館規劃草案。校長聽完,招手叫侍從官過去,交待完事,就站著跟我閒聊,一會兒侍從官回來覆命。校長才正式對我說:高老師,辛苦你了!這三千元是感謝你提供的校史館規劃專業建議,但學校裡真的沒人懂這個,從今起我任命你為「校史館規劃小組小組長」,納編研發室承參(行政作業由他負責),另外再給你幾個士官兵,本校校史館的設計規劃就請你多費心了。就這樣,因各級長官的肯定,我的自信與專業,還有這不知是什麼幣值的三千元(買了我近三年的時間),我就正式的接下了軍旅生涯中又一項與我本職毫不相干的「長官臨時交辦事項」。

僅花一晚就能規劃出座2500萬元的展館,我可以很自豪的說,我沒有辜負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四年栽培以及幾位熱心教授對我期盼。因國軍很多校(隊)史館都面臨整建,所以整個籌備期間的經過及所發生的事情,就更值得記述。一方面可提供後人參考,一方面也可藉本文感謝給我機會歷練的曾校長、各級長官,以及先後與我一起納編「校史館規劃小組」,共同完成任務的官士兵同仁了。

一、校史起源
國防大學到底成立幾年,居然沒個定論(這也是為什麼在建校一百週年時,居然沒有一個人敢建議,要好好慶祝這個全國軍事學府的百年壽誕)。真正的原因是以前沒這個學校!年輕幹部只知國防大學前身是三軍大學,所以有段時期,校史館內「歷任主官」欄,就把三軍大學的第一任校長余伯泉將軍標註為本校首任校長。但我在史料中發現,有些時期,三軍大學辦理校慶時,是把「陸軍大學」時期納入(不但正式承認,紀年更是由陸軍大學成立年代起算)並留下:「慶祝三軍大學XX年校慶」的史料記述。最終,我在綜合了許多的文物與史料所載後,正式將學校成立時間,定位在陸軍大學成立的1906年。

二、文物浩劫
學校起始年代是讓我給定了調,但我心想總該要找些文物來代表每個年代的存在吧?可學校是在民國三十八年搬遷來台的(剛抵台時就借住在「新竹東門國小」校內,我曾去學校對門的「國防新村」踏查)。但在那剛轉進來台兵荒馬亂的年代,能保住條命就算幸運的了,所以校史館內連件陸大時期的文物及史料都沒有,或許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軍大學校史館內居然找不著與陸軍大學相關的任何史料這件事,您若真要我說,個人以為學校單位在搬遷時,雖沒有故宮保護文物的專業與經費,但應還不至慘到連片紙隻字全無境地。究其原因,應該與後來學校經歷的第一次人為浩劫有關(學校倉促間奉命由台北大直搬遷到桃園龍潭)。當年,命令來的太突然,所有的資料與物件,就一卡車一卡車的丟棄與焚燬(這事就發生在近一、二十年間,所有當事人應均健在)。但這事也無奈,因為在那時的認知,陸軍大學時期的歷史,與學校(三軍大學)似無直接關連。等到第二次人為浩劫發生時(學校由龍潭借住的兵舍搬到八德新建校區),因我正巧在校任教(戰爭學院),恭逢其時,才知搬遷對一個單位文物史料保存的傷害,還真僅能用「浩劫」兩字形容。

第一次浩劫燒的丟的都是些「老資料」(雖不能稱國寶,但肯定是研究軍事相關學問的寶貝)。第二次的文物浩劫說來冤枉,因為學校其實已做了很完善的搬遷計畫。除了辦理正式的「搬遷示範」外,也找來搬家公司負責,但因執行的規範太嚴,最後各單位除大型陣營具等物件交由搬家公司負責外,文物史料等都自行搬運(反正學校中每個教隊職官不是上校就是中校,要找些在野戰部隊任職的同學或舊識,派車派兵來協助搬運其實很簡單)。什麼叫「規範太嚴」?原來學校規定,所有裝箱委運物件上,都要有箱內物件清單還要標註一組密碼,搬家公司看到箱上密碼,就知道要將這箱東西運到新校舍的那一棟樓的那一間房間的那一個象限上(每個房間區分四個象限)。編密碼還簡單,但要求要鍵打箱內物件清單大家就不樂意了,所以能丟的就丟,有保密之虞者,就用火燒,真要帶的,才胡亂丟進箱內,再由協助搬運的部隊運走,省得繕打清單麻煩,每個人又都有私家車,個人物品就自己負責了。就因這「省得麻煩」四字,凡近年已用不著或不重視或已不開的課之相關資料就又「不見了」。

三、專案編組
研發室黃中校把我給「誆」進本案後就帶職去英國修博士。繼任者說他本身研編室業務很忙,就沒按校長所說納編本小組跟著我們一起蒐整史料,僅是從旁負責行政業務。整個專案小組就由我帶著理工學院納編的廖琼瑤上士和基礎院校派來納編的三位電腦兵所組成,咱們官士兵五人從此展開長達兩年建館前的前置作業。作業期間,廖上士工作約一年即歸建,原納編的三個兵退伍後也僅補充兩名,幸好研發室新任主任是預校同學顧尚智,他讓新任的史政業務承辦人黃佩瑩少校納編本小組參與作業(整個小組按行政體制言,仍歸研發室管轄),我雖說是組長,也僅是個黑官,但卻要負責整個校史館建置的成敗。

四、君子務本
籌備初期,我一邊在戰爭學院授課,一邊要不時的到專案辦公室去指導作業。因規畫小組要爬梳的校史上溯至清末,且有一半時期校址在中國大陸,這對服役的弟兄言實在太難,因他們都太年輕,談人名只聽過張學友沒聽過張學良,只聽過星光一班沒聽過陳儀;要他們核對軍事人物照片,他們除了自己連長長像外一概不認識,你要他們把蔣緯國將軍的照片與余伯泉將軍的區分出來都很難,最後,我只好以臨時編組的辦公室為家,戰院辦公室倒成了我在有課那天,才會於下課休息時間回去轉轉的場所。因此,新任的戰院院長對此很不滿意,有天要我向他報到,劈頭就問:高老師,何謂「君子務本」?戰院入學考試要考四書,我自然知道他所指為何,但我能怎麼回答呢?為了整個學校做事,卻不容於母體單位-戰爭學院,這是許多身負支援任務者都能感同身受的無奈!他看我無言,就直接對我說:既當老師,就應該以教學任務為本呀!

五、空間規劃
民國95年3月16那晚,我用支30公分尺,鉛筆,橡皮擦,小護士藥膏蓋等簡單工具給規劃出的校史館,跟最後啟用的,在空間規劃上還是有些修正的。因為,我原先構想的是在那四個小間內置入學校的教育目標─哲學、科學與兵學,但偏偏只有三項,而房間卻有四間,所以最後一間我加入了「管理」。等過了一個月,我再次向校長提報時,校長要我再想想。最後我決定以校史為軸,將四個小間分別置入「陸軍大學時期」、「聯參時期」(三軍聯合大學及三軍聯合參謀大學)、「三軍大學時期」以及「國防大學時期」等四個階段來展示,這個構想獲得了校長認可,校史館規劃工作正式展開。

六、文獻研究
在前文中,雖然半戲謔的取笑弟兄們分不清張學良與張學友,且我好歹也唸過陸參大與戰院,對近代軍事史想必有一定的認識,但民末清初的那一堆人與事還真是搞不清楚。我比弟兄強的,也不過就是多聽了些人名罷了,但實在有太多沒唸過的人與事,出現在我要整理的文史資料中,這時我們只好到處請益,並上網買些相關書籍參考備用。到了由大陸轉進來台階段,雖然時間是推近了五十年,但還是有太多事並沒有詳實記載它的轉折,後人看起來總以為是資料錯了,或誤以為是前人筆誤,列舉兩例,俾供參考:

(一)校名更迭
國防大學的前身是三軍大學,三軍大學的前身是俗稱的「三軍聯大」,但有幾人知道這段時期,校名其實歷經兩次更名,一是「三軍聯合參謀大學」,一是「三軍聯合大學」。那在這之前呢?是陸軍大學嗎?非也!之前也稱國防大學(因此才有新竹的「國防新村」)。但就叫國防大學嗎?非也!它也歷經國防大學與國防大學校兩次更名。但為何加一「校」字,也許是因為它不是正式的「大學」吧?!不察時怎麼辦?我就見過後人以為是資料寫錯了,用筆將「校」字給用斜線劃去的簿冊。

(二)陸大有幾期
陸大於1906年成立,最末期是陸大22期。之後因軍制改變,改以「陸軍參謀學校」第一期為名招生,民國38年,這批學生跟著陸大22期一起轉進來台。因陸軍參謀學校校長是徐培根將軍,但他同時也是陸大副校長,轉進期間還區分兩校諸多不便,最後就將兩校合併,並將陸軍參謀學校第一期學生改敘回陸大23期(最後一期)。這段歷史也是後來拿到了杜文芳將軍所贈資料集,才看懂的。

七、白團資料
在整理文獻時,我發現了軍事史上的「國寶」。厚厚十三冊,全是蔣公手批的公文正本以及日方的資料(包括岡村寧次的手稿)。這些神秘的人物與往事,俗稱「白團」,原來最核心的資料全在這,但這段歷史到底算不算國防大學之一部?當然不算!但是,所有學生從我們這接受完美式的指參教育後,在蔣公授意下,又幾乎是全班被保送去接受「白團」的日式戰略教育。所以那個年代的先期學長們,先是唸黃埔,然後是陸大,到台灣後,進三軍聯大受美式指參教育,完到石牌受日式戰略教育,唸完後,部份再到外語學院受美語教學,每位大學長們都是學貫中西,這是個多麼完整的國軍高階將校的教育體制呀!所以縱然這段教育過程嚴格說不屬於國防大學,但它卻是那個年代,我國高階軍官養成教育之一環,最後我決定在「聯參時期」的展間內,保留一整面牆,專門述說這一段國軍軍事教育史。

八、鎮館之寶
國防大學校史館有何鎮館之寶?有的!余伯泉校長親筆撰寫的「野戰戰略」?非也!蔣緯國將軍的「軍制基本原理」手稿?非也!真正的寶貝是「學生自傳」。我在戰院任教時(當時在龍潭校區),常去圖書室領取核發給本組教官的「國防譯粹」等軍事刊物,在那間書庫的兩面牆上,排列整齊的置放曾在戰院唸過書的學生所留資料夾。這個資料夾區分期別,用不同顏色冊子區分,數量一多,煞是壯觀,但就只是壯觀,有誰見過,翻閱過,少之又少!有天我問業管大姐,有沒可能有我先祖父在學資料,她一查年班,很快的拿給我看。原來,每個人有一專冊,冊中夾有幾份資料(每個年班及每個人都不等,但冊夾內頁有清冊,這在當年不知是誰整理的,實令人佩服與感恩),一般來說有:1.恭讀領袖遺訓心得;2.軍事書刊讀後心得;3.政治書籍心得;4.自傳;5.成績單等五種。其中最難得的,當然是自傳了,以前學生寫自傳不能亂寫,是有格式的,例如要寫「我最敬愛的三位長官」及「我最友好的三位同學」等。看了爺爺在民國48年所寫自傳很激動(因祖孫二人曾在同一學校唸書且兩人自傳放在同一個房間數年而不知)。

我在陸官唸的是文史系,碩士唸得是博物館學研究所,自然知道這份資料的可貴。既然受命為校史館規劃小組小組長,我的念頭自然動到了這份寶貝上。硬著頭皮去找那成天要我「君子務本」的院長商量,別看這些資料數十年無人聞問,當院長一聽院裡居然有此寶貝,不管我怎麼請求,他就是不給,還立即找來行政官宋文瑞,要他拿去影印,發給五個教學組各一套,聽了我暗自好笑,因這些資料可是累積了數十年,數量上千冊,每冊內資料近百頁,要一頁一頁影印,還印五套,那工程,那經費可不得了,而且因事涉個資,還不能拿出校外影印,私下去跟行政官說明,他也只能苦笑。有幸學校後即遷八德,新校區各院沒有這麼大的圖書室空間,有次校長巡視各院,要求迅速整理搬家後環境,我終於接獲戰院通知「你要就拿去吧!」,嘿嘿,鎮館之寶終於到手。

這東西到底有啥寶貝?每次我要去拜訪那位九十高齡前輩,我就先把他資料調出來,出生年月、家庭狀況、個人學經歷以及交友狀況自是一清二楚,見著了面就有說不完話題。拜訪完,再請他打給他自傳上所述三位好友中健在者。

經人介紹前去拜會自然增加了可信度,臨走再雙手奉上該員的留校檔案影印本,以我的經驗,每一位老革命接到我所贈檔案影本都很高興,年輕朋友也許很難體會,但您試想,一個人在相隔了五十年後,看到以前自己所寫自傳,居然還被校方妥善保存著,心情之激動,幾乎都流下淚來。

副校長李翔宙中將甫上任因事召見我,我影印了份他的自傳帶給他,他十分高興,因為他找了很多年都沒找到。當我告訴他咱們陸院83班入學時很多人自傳就抄他的,他聽了很是驚訝!自傳也能抄?其實就抄他的那份「格局」罷了!他在自傳中所述於連長及營長任內的事蹟,那份精采,不是咱們後期小打小鬧可以比擬的。

李副校長前任的劉鴻銘副校長臨調差時,我送了他兩份自傳。一份當然是他本人的,一份是他舅老爺的。只因為他在自傳上曾提過「我舅老爺是……」,我一查人名,很快就找著了。另有天,丁瑜洲上將來校拜訪校長,他看了我準備的自傳,也是忙不迭聲的說:不成熟,不成熟。唉,縱是英雄豪傑,回首三五十年前所寫所為,大概也真僅能用「不成熟」一句話簡單帶過了!

心得感言

一、照顧好專案人員
還記得否,我上尉到陸總任職,一個月後,以代理上校身份,帶著一個兵,被派到國防部,與海空軍六十五年班兩位大學長,一起納編參與統一三軍軍職專長作業,一「出差」就一年半。中校時,帶著一個兵,負責「精實案」專案長達兩年;上校時,帶著三個兵,負責校史館規畫。沒錯,這些經歷在我嘴裡說來都很有趣,因為我受命後,都將它們「冷板凳熱炒」,搞得很有故事性,我也樂在其中。但凡是內行人一眼就可看出,我是註定被犧牲者。因為,這些脫離母體單位者,對原單位貢獻少,論功嘉獎時,肯定沒你的份,且在專案未結束前不得議獎,結束當年,旁人也不會同意你是累兩三年功,那是你的事。

所以,凡當人長官者,在賦予重責給你屬意幹部時,要記得替他留意些,免得造成了反淘汰。

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國防大學兩次搬家,真是歷年研究成果之浩劫呀。是長官不用心,非也!搬家示範也做了,搬家公司也請了,但丟的丟,燒的燒。怪搬家規範太嚴?也不能這麼說,軍事單位移防該有的紀律還是得有。但如何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實務面取其中,實在是考驗著幹部的智慧與心力!

三、看好你的寶貝
當年,美軍顧問團撤離台灣,把它全套軍樂隊樂器送給了政戰學校,年久沒人愛惜生了鏽,長官視導前,一聲丟!也就車運進了垃圾坑!

戰院上千冊「受訓學員自傳」,若非我識貨,也早扔了,這些全是單位的傳家寶,單任主官者,多利用時間轉轉,看好您的寶貝!
您若惜物,您若重傳統,您若對前人的研究與經驗常表重視,您屬下看在眼裡,他還敢亂丟不?!

高天瑞  
原始設計圖(我的一夜精神)


承蒙 高天瑞 博士 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高天瑞:民國69~72年「假日自費學習德語」之回憶
高天瑞:軍旅憶往(001)陸軍官校「校旗隊」 

高天瑞:軍旅憶往(002)陸官劍道代表隊

高天瑞:軍旅憶往(003)危機處理(一)

高天瑞:軍旅憶往(004)危機處理(二)

高天瑞:軍旅憶往(005)危機處理(三)

高天瑞:軍旅憶往(006)拿破崙能!為什麼我們不能?

高天瑞:軍旅憶往(007)永懷特戰精神

高天瑞:軍旅憶往(008)反敗為勝

高天瑞:軍旅憶往(009)畏威懷德 

高天瑞:軍旅憶往(010)帶兵帶心

高天瑞:軍旅憶往(011)移風易俗

高天瑞:軍旅憶往(012)不對稱美學

高天瑞:軍旅憶往(013)神力的展演(一)

高天瑞:軍旅憶往(014)神力的展演(二)

高天瑞:軍旅憶往(015)談笑用兵(一)

高天瑞:軍旅憶往(016)談笑用兵(二)

高天瑞:軍旅憶往(017)光榮歲月
 
高天瑞:軍旅憶往(018)一招半式闖江湖
高天瑞:軍旅憶往(019)軍旅首日

高天瑞:軍旅憶往(020)排長生涯(一)
  
高天瑞:排長生涯(021)(二)
高天瑞:軍旅憶往(022)兵器連輔導長
高天瑞:軍旅憶往(023)遊擊隊 
高天瑞:軍旅憶往(024)軍事教育
高天瑞:軍旅憶往(025)步兵營上尉作戰官(一)
高天瑞:軍旅憶往(026)步兵營上尉作戰官(二) 
高天瑞:軍旅憶往(027)草店助割  
高天瑞:軍旅憶往(028)打兵、揍官
高天瑞:軍旅憶往(029)悲劇英雄
高天瑞:軍旅憶往(030)國軍戰略教育
高天瑞:軍旅憶往(031)初入虎穴
高天瑞:軍旅憶往(032)自廢武功
高天瑞:軍旅憶往(033)統一三軍軍職專長
高天瑞:軍旅憶往(034)實質照護
高天瑞:軍旅憶往(035)陸軍指揮參謀學院
高天瑞:軍旅憶往(036)中校步兵營長
高天瑞:軍旅憶往(037)彰化和美城鎮防禦
高天瑞:軍旅憶往(038)向我索賠五千萬 
高天瑞:軍旅憶往(039)前置兵力
高天瑞:軍旅憶往(040)陸軍步兵學校  
高天瑞:軍旅憶往(041)永埋傲骨
高天瑞:軍旅憶往(042)伏曉攻擊
高天瑞:軍旅憶往(043)長官臨時交辦事項
高天瑞:軍旅憶往(044)為官之道(一)
高天瑞:軍旅憶往(045)國防大學「戰爭學院」
高天瑞:軍旅憶往(046)魂縈舊夢─漫遊萊茵河
高天瑞:軍旅憶往(047)晉階‧留校 
高天瑞:軍旅憶往(048)邁向軍事博物館之路(一)
軍旅憶往(049)邁向軍事博物館之路(二) 
軍旅憶往(050)邁向軍事博物館之路(三) 
高天瑞:軍旅憶往(051)初試啼聲

高天瑞:退後人生

高天瑞:生活美學(007)陶藝玩家
高天瑞:生活美學(009)黃埔遊魂 

高天瑞:官校學生時期(民國69~72年)假日自費學習德語之回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