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實習(一)駐泰武官陪同向館長報到
軍旅憶往(049)邁向軍事博物館之路(二)
高天瑞 博士 (備役上校)
放榜後我成了「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第二屆唯一的男生,全班15人除了1位比我年長外,其它13位同學年齡都在63-70年次間。以國防大學軍事戰略組老師身份,跨領域去與這些年紀和我相差近20歲的年輕朋友一起求學,過程自然是驚奇不斷。但因本所當時正處初創時期,有些制度的規畫稍嫌理想化,致唸起來又是哀聲連連,這更讓我「邁向軍事博物館之路」,充滿了無限地歡樂與哀愁…
一、校慶進場
輔大校慶各系所要推派代表參加,跟運動會一樣得掌著系所旗幟繞行操場,再於司令台前聽訓。全班就我一男生自然由我掌旗,因是一大早舉行開幕式,我後面除劉婉珍老師外沒幾隻小貓。也不知是誰排的系所聽訓隊形,我就站在校長正前方,這麼老的學生,這麼挺拔的身形(我可是陸軍官校校旗隊出身的)就與校長隔著跑道對望著,那一早,一切顯得是那麼的突兀…
二、各幹各得活
如果您問我,對輔大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心中難忘的影像,就發生在校慶當天。那天當我正跟校長隔著跑道對望時,司令台左後方卻傳來持續性的「咚咚」聲,順著音源望去,原來是那兒有個籃球場,兩個學生正在「鬥牛」。就在這天我學到了什麼叫「真自由」,但也見識到了現時年輕人的無禮。
校慶各班派員參加,沒參加者,當然是自由的。愛來校則來校,愛幹啥就幹啥,沒人可以干涉。因此,校長在舉行校慶典禮,沒參加者自然可以去打球,這就是「真自由」。那為什麼我感觸會這麼深呢?因為若在軍校,校長主持的典禮,您縱然奉准不必參加,那也是有多遠閃多遠,絕不會出現在現場,當個白目的「閒雜人等」。當然更不會有人敢在視線內打球,遑論那聲音還干擾到整個儀典的進行。這件事給我的體會有二。第一,企盼年青人在自由範疇內,仍知與人應對的禮節,並學會尊重別人;第二,各幹各的活,是軍中應該學習的一種管理方式,因為老式的,把有關、無關者都綁在一起的管理方式,其實很多時候是不符合成本效益的。國軍中有太多的無形資源,就都內耗在這種無謂的集體行動之中。
三、硬湊,真難!
在隨班附讀時,某天我在課堂上發言,一位第一屆的年輕女生嗆我「別以為只有你懂公務體系,我也是當了兩年公務員才來唸研究所,對公務體系那一套我也是瞭若指掌的!」。就當兩年基層三職等公務員,就說瞭解公務體系?這不好比在野戰部隊中服役了三年的中士班長,放了假跟人吹噓說他對「國軍」瞭若指掌?!
那一年,我是現階陸軍上校,在軍事戰略組參與的是國家安全與國軍整體的建軍規劃研究;也歷經了主隊職、幕僚職與教育職等各種經管管道的磨練;並在本島與外島部隊中的重裝、輕裝與新訓師幹過,陸軍總部與國防部等高司單位也都待過,若您問我是否對國軍瞭若指掌?這我可不敢說!原因是我沒幹過國防部將級的司、局長以上職務,更對情報與後勤等體系十分生疏,因此對國軍所知仍是有限的。當時,我聽了她的狂語後也僅能在心裡苦笑,不同世代,不同年齡,不同歷練,想硬湊一塊,真難!
四、直覺
每次去參訪博物館回校後得提報心得。同學私下常問我「上校,怎麼每次跟你一起去參訪,用同樣時間,你看的結論跟我們就是不一樣?為什麼你總能看到我們見不到的黑暗面?」我想這就是軍中的訓練吧!記得以前在陸軍總部服務,要到部隊督導前,得先發「督導評分表」給受檢單位,明列督導事項及配分。台澎金馬各類型上百個部隊接到這評分表後,均無所不用其極的在準備,有的單位很務實的逐項落實,有的則是在接待禮數上下功夫,有的則是兼而有之。上百個單位走過三四趟,督導多了,不知怎的就養成了一種直覺,只要往那單位的受檢場一站,是好是壞?是真是假?不必細看,一切均已了然於胸!
五、論文計畫書提報
咱研究所在學制上有個規定,所有學生在學期間,必需在國內博物館實習一個月,並在國外博物館實習三個月。但在出國實習之前,必須先完成「論文計畫書提報」。這個程序雖然是對的,但問題是誰也沒把握何時可以通過「論文計畫書提報」,所以你不能先向國外博物館提出實習申請;也就是說必須等「論文計畫書提報」過了,你才能開始申請國外博物館的實習許可,但這一耽誤,經常就是幾個月或一學期,有時理論與實務還真難兼顧。
記得「論文計畫書」交出後,所長找我去,說你就寫「這一點」也敢提出?就這一點?厚達80頁叫「就這一點」?所長又說,你列了近40本書單,你都看完了?沒看完你也敢申請提報!咦,「論文計畫書」不就是個「計畫」?真要寫上百頁才行?真要把所擬閱讀的書都給讀完了,才能提報?好吧,入境隨俗。高同學仍需努力!
六、國外實習
唸輔大博研所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為國軍蓋座軍事博物館。但據我觀察,要成立軍事博物館,首先要解決室外展示品的保存問題,否則一堆廢鐵擺在那,不單是軍品應有的氣勢盡失,對好不容易留存下來的珍品更是一種損害。所以我把研究重點放在國軍大型軍品在室外展示時保存機制研究,並以飛機為例。為什麼我一個陸軍軍官不研究戰車,反而會以展示飛機保存為例呢?因為在文獻研究時,我看到一篇介紹「泰國皇家空軍博物館」的文章,文內提到該館是世上在「室外」展示軍機最多的國家,而且該館館長每週有一天,會帶領全館館員洗飛機。若要研究戰車,那就得飛到美國的「亞博丁戰車博物館」,但那館會不會接受我去實習我不知道,我僅知咱們陸官劍道隊有一位學長正在泰國當武官(軍協組組長),我和他哥還是陸總人事署多年同僚,找武官學長幫忙,一定會協助我的;而我預校同學洪進煌正在空軍官校當飛修大隊大隊長,在飛機修護與保存方面的問題,自有專業顧問備詢!
所長聽說我要去泰國實習十分不以為然,因她認為亞洲各國除日本外,其餘各國博物館展示技術是不成熟的。但當她聽我報告說泰國是世上於室外展示軍機最多的國家,完全能結合我的研究主題時也就應允。但又問我:人家會讓你去實習?我請所長稍待,出所長室直接打到泰國給學長,請他找外館中負責中泰文化交流官員替我協調,學長回說沒問題。整個過程不到五分鐘,當再進所長室,跟所長說已搞定,泰方同意了,她用一種頗懷疑的眼光看著我,好在她出身軍醫世家,對咱軍人展演神力的工夫自小看到大,也就不再堅持。就這樣,我在眾同學羨慕眼光中飛向曼谷。我一生最遺憾是最終沒能到國外留學,這次能去曼谷長住,也算是了了多年的心願…
到了泰國,由武官陪我去「泰國皇家空軍博物館」報到,該館館長是泰國空軍中校,聽說台灣來的「實習生」是位上校,且由駐泰武官陪同前來自是十分客氣,特別安排我和館內維修官一室,就近學習。
我每天爬上鑽下的研究飛機的「保存」,沒想到有個小女生也在那瞄飛機,一問才知是泰國的女大學生,學的是「視覺傳達」專業,她是來看如何「展示」飛機的。多年過去,看臉書得知她現已是泰國知名室內設計師,祝福她!
內人在第四週來曼谷探班,本來當天就要帶她南下去帕塔雅海邊渡假,但因前三週發現曼谷有一超大假日市集,所以先帶她去逛,沒想到在逛街時,商家電視都在報導災情,原來當天正是南亞海嘯肆虐時,好險!
七、國內實習
按所規,須在國外博物館實習三個月,但軍人一年就30天假,所長接受我書面申請,特准我在「國軍歷史文物館」實習一個月(國內實習),另在「故宮科技室」實習兩個月,以補足我的國外實習天數。
那年的軍史館尚未步入博物館正軌,就是一個傳統展館。我報到後一週,以「國軍歷史文物館的蛻變與提升」為題,寫了40頁的檢討報告給跟我同一天報到的朱館長,那份報告就成了他任內改革的參考,最顯著的改變是我建議把原位居三樓的特展室給移到一樓。當然,後來該館在專業與敬業的吳馥妍專員及歷任館長努力下,早已脫胎換骨有了一番全新氣象,但我當年的幾項建議蒙朱館長採納並予實現,自己所學終能回饋給國軍,內心還是頗感欣慰與光榮的。
會到故宮實習,自然是托我的指導教授─科技室主任岩素芬老師之福。她把我放在數位助理辦公室,這群助理都稱我高大哥,因我在戰院任教職,也只能利用沒課時請假前去實習,但多年後不得不承認,當年去講故事與餐敘時間多,實習時間少,實習結束時大家跟我像兄妹、如家人一樣親熱的合照,這是那段研究生歲月中最感溫馨之事。僅在此祝福當年與我一同共事的諸位數位助理們都能有個好姻緣,最少也要快快樂樂的生活著。
國外實習(二)博物館飛修官
國外實習(三)實習辦公室
國外實習(四)泰國視覺傳達系女生近照
國外實習(五)休假時漫遊曼谷
國外實習(六)休假時漫遊曼谷
國外實習(七)內人探班同遊曼谷
國外實習(八)內人探班同遊曼谷
國外實習(九)內人探班同遊曼谷
國內實習(一)數位助理
國內實習(二)數位助理
博研所師生(一)
博研所師生(二)
博研所同學(三)
博研所同學(一)
承蒙 高天瑞 博士 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高天瑞:民國69~72年「假日自費學習德語」之回憶
高天瑞:軍旅憶往(001)陸軍官校「校旗隊」
高天瑞:軍旅憶往(002)陸官劍道代表隊
高天瑞:軍旅憶往(003)危機處理(一)
高天瑞:軍旅憶往(004)危機處理(二)
高天瑞:軍旅憶往(005)危機處理(三)
高天瑞:軍旅憶往(006)拿破崙能!為什麼我們不能?
高天瑞:軍旅憶往(007)永懷特戰精神
高天瑞:軍旅憶往(008)反敗為勝
高天瑞:軍旅憶往(009)畏威懷德
高天瑞:軍旅憶往(010)帶兵帶心
高天瑞:軍旅憶往(011)移風易俗
高天瑞:軍旅憶往(012)不對稱美學
高天瑞:軍旅憶往(013)神力的展演(一)
高天瑞:軍旅憶往(014)神力的展演(二)
高天瑞:軍旅憶往(015)談笑用兵(一)
高天瑞:軍旅憶往(016)談笑用兵(二)
高天瑞:軍旅憶往(017)光榮歲月
高天瑞:軍旅憶往(018)一招半式闖江湖
高天瑞:軍旅憶往(019)軍旅首日
高天瑞:軍旅憶往(020)排長生涯(一)
高天瑞:排長生涯(021)(二)
高天瑞:軍旅憶往(022)兵器連輔導長
高天瑞:軍旅憶往(023)遊擊隊
高天瑞:軍旅憶往(024)軍事教育
高天瑞:軍旅憶往(025)步兵營上尉作戰官(一)
高天瑞:軍旅憶往(026)步兵營上尉作戰官(二)
高天瑞:軍旅憶往(027)草店助割
高天瑞:軍旅憶往(028)打兵、揍官
高天瑞:軍旅憶往(029)悲劇英雄
高天瑞:軍旅憶往(030)國軍戰略教育
高天瑞:軍旅憶往(031)初入虎穴
高天瑞:軍旅憶往(032)自廢武功
高天瑞:軍旅憶往(033)統一三軍軍職專長
高天瑞:軍旅憶往(034)實質照護
高天瑞:軍旅憶往(035)陸軍指揮參謀學院
高天瑞:軍旅憶往(036)中校步兵營長
高天瑞:軍旅憶往(037)彰化和美城鎮防禦
高天瑞:軍旅憶往(038)向我索賠五千萬
高天瑞:軍旅憶往(039)前置兵力
高天瑞:軍旅憶往(040)陸軍步兵學校
高天瑞:軍旅憶往(041)永埋傲骨
高天瑞:軍旅憶往(042)伏曉攻擊
高天瑞:軍旅憶往(043)長官臨時交辦事項
高天瑞:軍旅憶往(044)為官之道(一)
高天瑞:軍旅憶往(045)國防大學「戰爭學院」
高天瑞:軍旅憶往(046)魂縈舊夢─漫遊萊茵河
高天瑞:軍旅憶往(047)晉階‧留校
高天瑞:軍旅憶往(048)邁向軍事博物館之路(一)
軍旅憶往(049)邁向軍事博物館之路(二)
軍旅憶往(050)邁向軍事博物館之路(三)
高天瑞:軍旅憶往(051)初試啼聲
高天瑞:退後人生
高天瑞:生活美學(007)陶藝玩家
高天瑞:生活美學(009)黃埔遊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