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iot Wuu:馬祖日報 特約記者

Elliot Wuu:馬祖日報 特約記者

Elliot Wuu:馬祖日報 特約記者

Elliot Wuu:馬祖日報 特約記者
部份照片摘自"馬祖日報"網站。

Elliot Wuu 臉書

馬祖日報
特約記者

民國69年十一月下旬搭軍艦到馬祖南竿島服役,此乃國民應盡義務- 保家衛國, 還可高唱幼時常聽到老蔣時代的”夢幻” 愛國歌曲 - 

反攻, 反攻, 反攻大陸去........

民國55年馬祖一架水上飛機被老共擊落, 自那時起馬祖離島和台灣本島再沒有空中交通,運補都靠每個月兩航次的補給艦,中間還有人員運輸艦,也會載運郵件,包裹和台灣的報紙, 雜誌。沒有運補船來馬祖的日子,若要獲取台灣消息,碁層連隊只有一台限制頻道的短波收音機,但是在正常天候也收不清楚台灣的廣播;中山室還有軍人之友社贈送的彩色電視機,那時候只能收看到華視的節目, 主要是用以莒光日電視教學,經常天氣不好有雜訊干擾,螢光幕上白花花的一片,這時勤務兵就對著電視機殼用力拍打幾下,有時還挺管用的。

唯一報導南竿當地軍民動態和台灣重要新聞,就只有在地印刷的小報"馬祖日報"!報社在鐵板村, 離我化學兵連走路大約15分鐘。每天早上報社有”民用”吉普車到各連隊派送報紙,小報一份兩張只有台灣報紙一半大小,報導台灣重大新聞, 防區政令宣導,部隊活動,內容雖不至於乏善可陳,但也相去不遠,在補給艦尚未送來台灣的報紙,雜誌前,無魚蝦也好,起碼馬祖日報是報導"新聞"。

我的化學兵連是馬防部- 後勤指揮部直屬部隊,不像步兵師的編置,連上面有營,營上面有旅, 旅再上面才到師。我們直屬長官就是上校編階的後指部指揮官,和同為上校編階的政戰主任。雖然化學兵連是第二線的後勤部隊,我們除了沒有守海防,其它夜行軍,清運,構築工事,戰備訓練一樣也沒少;但對於"文化"方面就稍微欠學。

防區”後指部”一向被視為是馬祖地區的”文化沙漠”,因為我們鮮少出現在馬祖日報上, 有關介紹後指部的部隊活動。咱們上校主任想有所改善,  民國71年主任召集各連輔導長開會,提出獎勵辦法- 凡是在馬祖日報刊出一則花絮或是文章, 將可獲得主任頒發獎金50元。

在當年新台幣五十元可是很大數目, 一條國光軍煙才100元.。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正好帶隊參加三民主義講習班,卯起勁來, 我每天活動結束就開始動筆, 介紹當天活動內容和小組討論的重點,再請採買去山下的”鐵板村”買菜順道去馬祖日報社幫我投稿,大概”蜀中無大將”,我有投必上。

三民主義講習班圓滿結束,我繼續勤於筆耕, 每天投稿一篇- 優秀官兵專訪,柳營報導, 活動介紹,輪番上陣。為此馬祖日報主任還以為在沙漠中發現一頭”駱駝”,特別安排約見,彼此相談甚歡,他也是政戰學校或是政工幹校的前輩; 從此以後我的文章發表在馬祖日報就被署名- 馬祖日報特約記者- 武某某。

一個半月過去,馬祖日報總共刊登了40篇拙作,主任辦公費大概都要發獎金用光了, 趕緊宣佈- 有鑑於此次活動獲得顯着績效, 大幅提升後指部見報率,並鼓勵各連隊繼續踴躍投稿, 。徵文活動就此圓滿叫停, 並頒發獎金.

我拿到主任頒發的獎金-兩千元現大洋, 全數給連上加菜,每桌有半隻雞,紅燒肉,外帶一人一片西瓜,皆大歡喜; 再過一個多月我也退伍了。卸下當了近兩個月的無給職- 馬祖日報 “特約記者”.

我從小到大投稿, 從沒得過名次,當然也沒領過稿費; 沒想到服役竟然能當”特約記者”,雖然是小報的無給職,但是一則得到主任給的五十元獎金,這潤筆費也是挺划算的,事後想想幹啥都是一樣-

寧為蛇首, 勿為牛後!

上文承蒙 Elliot Wuu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Elliot Wuu:伙房的炊事兵(一)

Elliot Wuu:伙房的炊事兵(二)

Elliot Wuu:伙房的炊事兵(三)

Elliot Wuu:伙房的炊事兵(四)

Elliot Wuu:伙房的炊事兵(五)

Elliot Wuu:黃魚的故事

Elliot Wuu:鯧魚的故事

Elliot Wuu:「井水」的故事

Elliot Wuu:三桅帆船

Elliot Wuu:郝杯杯

民國62年馬祖南竿 當時島上僅有四輛計程車 但只有二輛可跑全島

Elliot Wuu:緬懷一位平凡的軍訓教官~羅文恭

Elliot Wuu:當年在馬祖 退伍前連上蓋了現代化的廁所 簡直是五星級的待遇!

Elliot Wuu:退伍四十二週年 看圖說故事

Elliot Wuu:軍中樂園憶往

Elliot Wuu:吃飯皇帝大

Elliot Wuu:馬祖舊事

Elliot Wuu:憶苦思甜聊當兵

Elliot Wuu:憶~AK47步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