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Wu
中正預校5期(72年班)、陸軍官校正56期文史系,砲兵科。
陸軍防空飛彈部隊副排長、排長、副連長、連長、副營長、飛彈指揮部人事科首席參謀官、群作戰官退役(8.5年)。
退役後民間學歷: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企業人力資源主管。
現任企業講師、鐵道攝影師
第一張照片為民國40年8月12日被徵召入伍,在台北火車站上車,接受親友歡送的陸軍「第一梯次」新兵。
從照片來看,這車是「大同區專車」,搭載的是來自台北市大同區的新兵們。
第二張照片為時任台灣省政府主席「吳國楨」先生(右二手握帽子者),親自歡送第一梯次役男,當兵入伍,當時台灣人還是延續日本統治時候的傳統,親友都會親手繪製,五彩繽紛的「旗幟」,寫下應徵入伍役男的姓名,予以祝福期望役男能平安退伍,役男胸前都掛有「精忠報國」的紅色彩帶。
民國40年7月下旬,國防部頒布徵兵令,凡是民國17、18、19年次(1928-1930年)出生的男丁,經體格檢查列入「甲」等者,均須應招入伍。
第一梯次計畫徵招士兵一萬四千人,汽車司機一千人,共計一萬五千人,當時台灣全省共有二十一縣市,還有陽明山管理局,都有役男配額,台北市909人,陽明山地區124人。(第一梯次徵集人數最多為彰化縣1280人,第二高為台南縣1128人)
那時候被徵集的士兵,在部隊裡被稱呼為「充員兵」,意思是補充正規部隊不足的士兵,民國40-60年代初期,國軍部隊的主力,還是以跟隨政府,從大陸撤退來台的外省籍「士官兵」為主。
這群數十萬的士官兵,很多的一部分,都是被撤退路過家鄉的國軍,以武力、誘騙「抓兵」而來,也稱不上是「志願役」,只不過退伍回鄉日遙遙無期,除了少部分可以提早退伍,還有人憑藉實力考上「軍官學校」、「後官班」晉升軍官,准許結婚生子外,幾乎都是服最大年限退伍,很多人也都未婚,孑然一身孤獨的度過一生。
另外徵集的汽車司機一千人,年齡由24-34歲,待遇每月300元,較一般汽車司機待遇為優,主要是替美軍顧問團開車。
在第一張照片除了兩側車門,有註記寫著「客車」之外,車身中間的車型編號為XXTP25XXX前面看不到的XXT是車身噸數,TP(Third class Passenger car)是三等客車的意思,25是2500型,後面的XXX是該車型的流水號。
不過,我一直找不到有關XXTP2500型車箱的任何資料,依照年代推算,那時候的車廂,應該還是木造車廂?!可惜沒有拍攝到前面的本務機,蒸汽火車頭車型與編號。
照片轉載自啟動歷史記憶的巨輪「20世紀台灣 1951」,P6、P7。大地地理文化科技事業(股)公司出版。2001年(民國90年)9月初版。
上文承蒙 Peter Wu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部落格與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Peter Wu:錯誤又糟糕的決策制度 造成陸官正期生與專科班的衝突
Peter Wu: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Peter Wu:當年陸軍官校會按照身高編連 四年都不打散 主要原因就只為了「閱兵分列式」畫面好看 四年下來不要說學長學弟 連自己同學都不認識 這是當年長官「表面工夫」要求下的管理方式 從上而下影響深遠.....
Peter Wu:進入陸官的預校生的素質都不差 是陸官四年都不重視學年教育造成的
Peter Wu:民國50年初 陸軍官校曾經引進美國西點軍校的「賽爾教學法」 當時那幾期四年下來被刷掉都超過三分之一 能夠畢業程度與實力不輸當年的國立大學
Peter Wu:陸軍官校預備班 海軍官校預備班 空軍幼年學校 發展的歷史
Peter Wu:軍校的「實習旅長」權力與職責比大學的「學生會主席」 高的非常多
Peter Wu:1989年(民國78年)6月4日凌晨 當時所有飛彈連都被通知提升警戒 進入備戰戰備...對岸的共產黨要讓他們國內轉移注意力 最好的方式 就是讓戰機開始接進 騷擾台灣
Peter Wu:陸軍官校在大陸的最後一期 23期生的後續補充
Peter Wu:民國47年6月16日 陸軍官校34周年校慶 當時在校的陸官四個年級學生 總和也差不多400多人接近500人
Peter Wu/以前 其他軍官學校畢業的學長 都會半嘲笑的說:「陸軍官校」畢業的學生教育程度 相較落差很大的原因
Peter Wu:正常戰管跟飛彈連的OC線 是不能用來慰勞 旁邊的長官作秀給總統 結果踢到鐵板了!唉!
Peter Wu:從陸軍官校在台灣復校的第一任校長羅友倫先生 談歷屆幾位很「奇耙」的校長 也被當時學生所津津樂道 或是「印象深刻」的校長
Peter Wu:歷史就是歷史 曾經經歷過的 走過的 都是還是要被記錄下來 還能保存下來100年的事物 真的是很不容易
Peter Wu:陸軍官校在大陸最悲慘 是既沒名也沒利的軍校「24期入伍生總隊」
Peter Wu:「南京時期」的陸軍官校學生 戴著英軍製造的「布洛迪鋼盔」
Peter Wu:以前那個年代 沒有網路資訊 很多都是靠口耳相傳 「謠指部」的消息 就成了內幕資訊唯一來源
Peter Wu:民國40年6月16日陸軍官校27周年校慶 唯一在校的陸官24期1001名學生 穿著印著「24期」運動服運動員進入會場中
Peter Wu:陸軍官校改制為四年大學 第一期27期生為建校以來 入校最少的期別只有109人 這一期在四年後經過嚴格淘汰 只有84人畢業的原因
Peter Wu:最近熱門話題大學念三年 然後第四年去服兵役 剛好這在我們學生時代就遭遇到這種待遇 當年在陸官就是深受其害的一群 最後是學藝不精 寒暑假也被剝奪殆盡
《Peter Wu:如何能說服別人 我們國軍一直都重視 那些到國外求學的學生呢? 》《記者 吳哲宇/斷交後赴美突擊兵學員 郭力升憶:美軍訓練毫不留情》
Peter Wu:台灣光復後,國府開始徵召的義務役士兵 打了最慘烈的第一戰 就是民國47年爆發的「八二三砲戰」 接著有民國54年海軍的「八六海戰」 犧牲了不少義務役士兵
Peter Wu:已經在台灣服役63年 曾經為國軍防空飛彈主力鷹式飛彈 即將退役
Peter Wu:民國51年6月16日 陸軍官校38周年校慶 由當時副總統兼行政院院長陳誠 代替當時的總統蔣介石 來主持陸軍官校慶活動
Peter Wu:勝利女神力士飛彈663營 連上弟兄自行設計 製做的單位臂章
Peter Wu:1979年(民國68年)5月1日「鐵道兵」正是從陸軍運輸部隊消失
Peter Wu:空軍清泉崗基地美軍足跡館外 一段不起眼的鐵道 「神岡支線」
Peter Wu:「77」這一天上個世紀 先祖先列們 為了謀求和平 犧牲了多少性命 願人類永保和平 世界上不要再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Peter Wu:民國70年元旦 國軍服飾大改變 陸軍與空軍白色禮服 也同時停止使用 可能駐外人員為了美觀 還是繼續穿著?
Peter Wu:不論「黃埔軍校」「陸軍官校」都只有在「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下 依法執政的政府 才有這個稱呼
Peter Wu:民國36年 前新一軍士兵 在東北拍攝的「沙龍」照 不知道照片上的這位新一軍「弟兄」 最後的結局如何?
Peter Wu:民國八十二年三月 我跟剛到飛指部報到的陸官61期學弟合影
Peter Wu:想要「正名」一下教官是「步兵」?還是「騎兵」?而非「運輸兵」科的?
Peter Wu:從網路有好幾款「新一軍」的「臂章」 論孫立人將軍
Peter Wu:經國先生期許自己小孩也跟別人一樣 能夠熬過軍校4年 順利畢業下部隊 可惜「事與願違」
Peter Wu:為了保密防諜的重要性 金馬外島部隊率先於51年停用團體臂章 民國58年本島停用團體臂章 原先佩掛右臂的階級臂章也改至左臂
Peter Wu:民國50年代初台灣鐵路局與陸軍工兵部隊 一起在八堵往基隆方向的「八堵橋」鐵橋 實施「扶輪演習」
Peter Wu:最近找資料也才發現 原來不只「第一士校」有鼓號樂隊 「第二士校」跟「第三士校」也有鼓號樂隊
Peter Wu:陸軍45師整併成海軍陸戰隊第一師時的舊臂章!
Peter Wu:陸軍第45師 是中華民國國軍部隊裡 鮮少轉換陸軍 海軍 空軍 三個軍種角色的師級部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