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出處連結
Karl SHih 臉書
軍事教育之反思
兼論軍校校長任用資格
據媒體報導,有立委提案修改「軍事教育條例」第8條條文,要求現行各級軍校三長,要比照適用一般民間學校的「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擔任三長除須有碩、博士資格,或有教授行政工作資歷,「曾任政務官兩年以上,並具有教授資格,成績優良者」,也可出任軍校三長職務。然而,沒有事先告知軍方,軍方內部頓時議論紛紛,並表示歷來的軍事院校的三長都是軍事將領擔任,軍事院校的教育目標與民間學校不同云云等語,持反對意見。後續因爭議性太大,有「假借修法之名義、行學生洗腦以及酬庸之實」,目前已暫行撤案。針對這篇報導,終究還是要回歸到教育的本質來討論國軍軍事教育,政治的立場及色彩先擱置一邊,不要無限上綱。
《軍事教育條例》第3條規定:「軍事教育分軍官教育及士官教育,其軍職培養階段區分如下︰基礎教育、進修教育、深造教育。」而《國軍教戰總則》第13條亦很清楚地明示:「軍事教育為哲學、科學、兵學三者融會而成。哲學為戰爭精神之原動力,亦即戰鬥意志之泉源;科學為現代化之張本,亦即建軍備戰應具之知能;而兵學為戰場實用之原則,亦即克敵制勝之用兵藝術。各級幹部應融會此三種學養修己達人,創機造勢,發揮無比潛力……」,在此不討論哲學,只講科學、兵學足矣;再從國防的組織架構切入,區分成「軍政」,「軍令」及「軍備」,把兵學對應到「軍令」、科學對應到「軍備」,然後遵從「軍政」的政策指導,兩者要相輔相成建軍備戰。
但是國軍軍事教育的缺陷在於沒辦法把「軍令」跟「軍備」融合在一起,然後「知識系統化」地教給學生,兩間之間沒有交集,沒有共同的語言可以溝通,在武器裝備建案的召開會議上就可以看出端倪,一件案子就要牽涉到兵監學校、教準部、司令部各部會、中科院、軍備局等單位。軍令的列席代表跟軍備的與會人員在開會時宛如雞同鴨講,軍令出身的聽不懂軍備的專業術語,軍備出身的也搞不懂軍令的戰術戰法跟實際需求,「我不懂你的明白、你也不清楚我的了解」,會議中無法取得共識,最後只能交由「主席指裁示」,之後會議的結論都是妥協下的產物,間接影響到建軍備戰的成效。
持平而論,對軍官而言,每個階級都是「軍令」跟「軍備」的知識在相互運用,差異在體系的出身跟運用程度的差別而已,對於一個自官校畢業,任職到軍令體系的軍官來說,尉級的歷練以「軍令」部分的知識會運用的比較廣泛,因為會直接在第一線指揮部隊訓練、演習,再往上升遷到校、將級的官階,此時「軍備」的理論反而要比軍令運用的還要多,也就是職位越高階時,軍官所擁有的知識理論不能再限縮在「軍令」,反而「軍備」的知識要很廣泛。若是沒有相當程度的軍備知識,爾後被派遣到司令部、國防部的層級去歷練,都還是拿軍令那一套「誓死達成任務」去指導部屬,都是錯誤的開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後勤補保維修,料件無法撥不下的困境,其實就是很簡單的供應鏈、物流、工業管理的概念,這都是屬於軍備知識體系的範圍,國防部、司令部三不五時派人至基層來單位督導,要求下級裝備妥善率要提高,可是料件缺料沒撥補下來就無法更換換料,裝備妥善率是要如何提高?不斷派人來督導,料件就會從天下掉下來嗎?
會有這種現象,又牽涉到人事制度上的問題,因為長期以來都是軍令體系出身的將領沒有具備軍備的知識,又偏偏去任職軍備體系的主官(管),譬如軍備局) ,說穿了,「軍備」就是研發、生產、製造、設計、採購、會計、行銷、人資等這些概念,跟軍令的基本戰術-「攻、防、遭、追、轉」、指參作業程序-「上、本、為、多、為」的領域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干,從頭至尾要拿軍令的督導去解決軍備範圍的問題,怎麼可能解決?就好比在算工程數學的題目,很明顯題目要用到傅立葉級數的觀念去解題,就非得要用拉普拉斯轉換的技巧去算答案,答案怎麼可能解得出來?
再從社會學的學理來解釋,謂之為《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意思是一個人在職場上最終會升遷到無法勝任的高階職位,在軍中也不例外。因為專業能力上的欠缺,軍旅生涯只知道軍令的「用兵」、不知道軍備的「備戰」,久而久之,軍旅生涯職位越爬越高,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講白一點就hold不住了,使部屬感到坐在位置的主官(管)實在是不適任。難怪軍隊有一種毛病叫「戰鬥文藝氣息」(或者叫「PTT症候群」),參謀的簡報、提案就一直執著在長官的「用詞遣字」、「之、乎、者、也」的打轉上,不停地修改、列印,直到長官滿意為止,結果修改幾輪後又決定拿當初最原始的版本來定案。正常來講,其實要跟參謀說明的是:「這邊需要補充哪些數據,圖表,用來增加提報的說服力?這邊是不是符合法規要去注意?不要小心違反規定而不自知?這邊是不是內容重覆了可以簡併」比較有實質意義的內容,而不是跟作文老師一樣在改小學生作文,就算改到盡善盡美,最後推出來的「政策」漏洞百出也是白搭!這種現象間接反映出本身的專業能力已經不夠,沒辦法給予下屬比較實質的指導內容,就只能用這種方式看起來有在指導幕僚,實際上是在浪費下屬許多精神與時間,然後就眼睜睜地看著一箱一箱的A4紙消耗殆盡,還要在花錢買,讓部屬叫苦連天,甚至還伴隨著以下令人詬病的官場陋習:
第一、官大學問大,不肯尊重專業意見。
第二、大聲就是贏。
第三、時常召開對解決問題毫無助益的會議。
第四、動不動就嗆部屬是幾年班。
第五、長官本身也不懂,然後不懂的長官再去教不會的幕僚。
再者,在軍旅生涯的歷練當中,已慣於用「軍事」的角度去看待國防施政的一切,不會從其他專業領域的角度來切入探討,也不願去學習、涉獵,並且急於求速成,也不重視「基本功」,就是讓問題持續的惡化,保持在位時不要出事的心態,繼續把爛攤子交接給下一任。後續思維若是被定型住,就很難改變,尤其職位越高階者,越有這種傾向。長期以來,國軍歷任「兵部尚書」的大當家都是軍人脫下軍裝、換上西裝,尤其都是三軍官校「軍令」體系出身的將領去輪流擔任,無法跳脫軍事上的觀點去看待問題,也不肯下功夫去研究問題是如何形成。就妄想從戰略上購買「高、大、上」的武器裝備,去彌補「戰術」跟「戰鬥」上能力的缺陷。《陸軍作戰要綱》內容就有提到:戰鬥支持戰術、戰術支持戰略,假若戰鬥、戰術的基礎不穩固,而不從中尋求解方,並且視而不見,戰略上購買再多的武器也只是「求心安」。這跟軍隊長期「作戰至上」的思維也有所關聯,致使人事、情報、後勤等方面無法同時均衡發展,到頭來國防的黑盒子打開之後才知道是如此的不堪入目。
因此,「軍政」永遠沒有明確的建軍方向,反覆無常,卻仍舊制定出讓「軍令」、「軍備」翻白眼的政策;「軍令」就無所適從「軍政」朝令夕改的建軍方向政策,難以配合時代的潮流去修編準則及精進訓練方法,依然遭人非議 ;「軍備」沒有「使用者需求」的概念,加上欠缺「軍政」的資金挹注,其研發製造出的武器裝備始終讓「軍令」無法恭維,中科院「行政法人化」之後的後遺症慢慢浮現出來,因為很常聽到三軍基層幹部在抱怨中科院研發的武器裝備不好用。三者之間彼此互相掣肘,受害的都是所有的官、士、兵,結果都要共同承擔這一切。
承接前述的內容,再列舉幾項軍事教育的病灶?以軍官而言,基礎教育最大的盲點,是沒有引導學生運用「科學觀念」去解決部隊實務的問題,會有「學用落差」的情況,並且太過強調「服從是軍人的天職」,欠缺「獨立思考」的精神,沒有教導學生要從多元的思維去看待問題,因為問題的形成有許多主、客觀因素,果是用單一科系的知識內容去解決問題是無法畢其功。此時「跨領域的學習」就顯得很重要,要去學會運用不是本身科系的相關知識去解決問題,這都是民間高中、大學推行已久的教學趨勢,這一點基礎院校一向做不到定位,因為先天上硬體設施不足,加上課程設計的問題,以及學生的授課內容及考試評鑑過於僵化、死板,反饋在學生身上,就是無法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且沒有教導學生要有「法治觀念」,軍隊有個壞習慣就是「長官的話說了算」,沒有去考量長官下達的指示是否合不合法?然後又時常受到「軍政」政策的干擾,先前為了募兵的績效,避免學生在基礎院校期間被退學,只好降低要求學生的標準,讓學生誤以為部隊運作「就是如此」的假象,等到畢業去部隊服役,才發現跟在學校的認知落差太大,反而不適應部隊的日常運作,最後不適服賠錢退伍。此外,校區分散、系所重覆設立,突增人力、預算資源之浪費,無法集中使用。
至於去兵監學校接受正規班之進修教育或者是到指揮參謀學院、戰院的深造教育,軍職教官沒有民間教授論文升等的壓力,其教學品質參差不齊,教材內容跟不上現代戰爭的實況,不合時宜,有些教材欠缺科學的理論基礎及依據學生受訓完分發派職,在學院所學內容,於演習期間或多或少能派上用場,但無法隨時應用在平常的負責業務,還是憑藉著過往的部隊經驗去執行。另外,有些受訓的學生是秉持著「交朋友」的心態,無心在學業上,成績可以低空飛過及格就好。而三者普遍性的缺失,為教學的方法有時照本宣科,枯燥乏味,提不起學生的興趣,有時還讓學生聽不懂課堂的內容,自然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另兵監學校正規班教育最令人感冒、抨擊的,莫過於錯一個字扣0.5分的「背多分」、「填鴨」式的測驗方法。綜上所述,為何軍隊迄今無法培育出跨軍種指揮作戰的人才?更遑論可以培育出橫跨「軍令」與「軍備」兩大體系的領導幹部,緣由不言而喻。
最令人遺憾的是,國軍的軍事學歷無法學位化,軍隊往昔封閉的環境,覺得舞刀弄槍才是王道,對於拿筆不屑一顧,致使學術研究的風氣不盛。《國軍教戰總則》第17條-研究發展有提到:「保持現狀便是落伍,故研究發展,乃軍隊進步之動力。近代國防科技發展快速,戰爭型態與戰法亦隨之不斷變化,國軍應依任務、敵情與未來趨勢,對建軍備戰與用兵藝術,發揮集體智慧,持續研究發展,以期日新又新、精益求精,建立現代化國軍。」軍隊擁有碩、博士的人員數量就是一種指標,解放軍擁有碩,博士學位的人員數量上,壓倒性的贏過國軍是不爭的事實,並且發表、出版許多軍事著作、論文。不過這不是重點,關鍵是為何他們可以把軍事科學比照其他科系授予學位?因為國軍進修教育、深造教育的軍職教官有碩、博士學位的人員寥寥可數,而且資格亦不符合《學位授予法》的規定,所以教育部及外界不承認軍事學歷,無法授予軍事科學學位,國防部只能變相地在台大、清大、政大、成大開設「國防學士」班,將學位掛在頂尖大學底下,順便當作招生的管道,然而當中還是有學生退訓休學,未達招生預期目標。
再接續談論軍校校長的任用資格,不要被「軍人」、「文人」的身份限制住了,校長只是一個頭銜而已,重要的是擔任校長的人選究竟適不適任,有軍隊實務經驗的官員來擔任軍校校長固然比較有說服力,但那是相對,不是絕對,除了學歷要有博士學位符合法規之外,要考量的還是校長的綜合能力,不是主觀上把軍隊實務經驗列為必要條件,對於其他教育行政能力一概忽略。校長要配合時代的潮流去引導整個學校發展的走向,以及校園內師資的培育、課程的設計、學生的學習評鑑等教育行政工作。而站在民間文職的老師的立場,他們會覺得軍隊派職的將領來擔任校長乙職,不是來「辦教育」,是來「帶部隊」,把部隊那一套運作邏輯拿來學校當作教育學生及治校的依循,不懂得民間大學「高等教育」運作的規則,並動輒挪用文職教師的教學備課及研究的時間,任期又不長,換了校長就換了作法過去還會犧牲學生的受教權,動員學生出公差、跑勤務,尤其遇到國慶閱兵還要練習踢正步,這些勤務一整天跑下來課都不用上了,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前述現象已不常見。況且,假若來的將領只是當作從「煩、忙、亂」的部隊生活,可以來學校修養生息,並且持過水的心態,而不去思考學校的校務發展而無所作為,或者把個人的喜惡以及部隊內部管理那套規則當作治校理念來推廣的話,那倒不如把位置讓給沒有強烈的意識型態及政治立場,以及對國防軍事務有研究且有教授行政工作經歷,在學術界口碑甚佳、大公無私,符合資格的「文人」來當可能還比較恰當。
當然有人會質疑如果沒有軍隊實務經驗,如何去指導軍事教育?以及部隊經驗傳承?軍校還有教育長、政戰主任、學指部指揮官,以及其他軍職幹部,可以執行上述的工作。而所謂的部隊實務經驗,有些是禁不起檢驗的,教給學生只是在「誤人子弟」。校長的主要職責著重在校務經營,擘劃藍圖,軍事教育的指導及軍隊實務傳授只是其中一小部份,不是全部。若按照這個邏輯,那「文人部長」的理念就不用在繼續推廣,爾後都是軍人去任職即可,文人都懂國防事務嗎?那以後立法委員都非得要法律系出身,行政院長必須是公共政策學系畢業,即將卸任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女士是量子化學博士,做量子化學研究跟治理國家有什麼關係?那為何她可以連續蟬聯四屆的德國總理,還受到其他國家政治領袖的推崇?現在已經不是念什麼科系,就非得從事那個科系相關行業的社會了,軍事只是社會科學的一環,還是要依靠其他知識來互補才能發揮功效,若只是考量軍事上的目的,把校長的功能侷限在部隊經驗傳承、點召訓練、動員編成、戰備整備等說法,那只是把校長做小了!如果沒有校長,前述的軍事任務,就沒有其他軍職幹部可以指揮調度嗎?
最後再次強調,不要凡事都從軍事的角度出發去看待國防施政的一切,這是「國軍軍事教育」最需要被灌輸的觀念,反映在國防事務的推動上就顯得看法狹隘、立場偏頗。邱部長說:敵人「要打多久,我陪多久」,但拿破崙有說過:「打仗第一是錢、第二是錢、第三還是錢。」國防部有沒有去問過財政部,國家的財政夠不夠支撐你打多久?不要講的很理所當然,都沒有顧慮到其各部會能不能配合,閉門造車而不自知。此外,不要以為教育部執行的教育政策跟國防部沒有關聯,「108年教育課綱」已正式上路2年,爾後基礎院校從民間高中學所招收的學生都是經歷過「108年教育課綱」的洗禮教育政策實際上要有連貫性,如果軍事基礎院不去理解課綱的核心理念及素養導向,沒有銜接上來,這些民間高中生過去的努力就白費了。目前只有政戰學院邀請民間高中老師來講解課綱的精神,其他各基礎院校還是無動於衷。
雖然近年來,軍校已打破自身藩籬,跟民間大學互相交流頻繁,並且簽訂「策略聯盟」,但關鍵不是跟多少民間大學簽訂「策略聯盟」,而是軍校要確切了解本身的限制,引導民間學校的資源注入進而互補,並且轉化為解決部隊實務問題的能量及學術理論依據,才能減少學生「學用落差」的情形。例如:近期內軍隊肇生許多採購弊案,有時不是軍方內部作業瑕疵的因素,是因為沒有得標的廠商懷恨在心,在背後穿小鞋,跟檢調投訴。因此,該如何防範類案肇生?從基礎院校就可以教導學生有關《政府採購法》的法規以及實務案例,但軍校並無開設相關的採購課程,這都有賴文職的教育行政人員去串聯民間大學的資源及師資,在課程的設計及教學方法上穿針引線教導學生,間接讓學生對於《政府採購法》有所體認,爾後在部隊承辦採購業務也不會手忙腳亂、提心吊膽,如此的「策略聯盟」才有實質上的意義。
總歸一句,毋須把文人來軍校任職當校長視為洪水猛獸般抗拒,可以把它視為「文人部長」理念的延伸,只是有沒有適當的人選而已。君不見現在日本防衛省防衛大學的校長久保文明(くぼ ふみあき)先生是法學博士,曾擔任過東京大學的文職教授,那為何日本可以?台灣不行?更何况,假若真的有適當的人選,國防部願意「開綠燈」,讓其擔任軍校校長嗎?捨棄「國防事務,捨我其誰」的心態,保持開放、包容的心胸,要如何「文武兼顧」發展軍校的走向,其實是可以再去研議、討論的。當然,現階段比較可行的作法,是聘僱對於教育行政有豐富的實務工作文職人員來跟軍職校長搭配,因為有關教育的課程設計、評鑑、測驗、督導等行政工作有其專業性,不是一般軍職行政人員可以掌握其精隨而承辦,會「東施效顰」。某一任國防大學的校長引進民間學校「翻轉教育」之理念,立意固然良好,可惜只學習到表面,只知道模仿,推動「翻轉教育」的措施上有所落差,導致那一期的學生繳交許多不必要的報告,間接造成學生的負擔。
而對於從事軍事教育的軍職人員,要對民間「大學自治」的精神有所理解,大法官釋字第380、450、563解釋號都有明確闡述「大學自治」的理念,以及要去補充教育類別的相關學術理論及法規,不外乎「比較教育」、「教育行政學」、「教育心理學」、「教育哲學」、「教育測驗與統計」、「教師法」、「大學法」等學科及法律規定。逐漸消彌「軍」、「文」之間觀念的落差,克服軍事教育上的障礙,才能啟動正向的循環,進而把正向的效果擴散到每位官校生身上。
老實講,管你是「軍人」、「文人」誰來當校長,把學校教育能辦好的就是好校長,「治秦者非得秦人也」,商鞅是衛國人,入秦後協助秦孝公變法圖強,收復河西,奠定爾後秦國一統六國的基礎,不就是最佳的案例嗎?反過來說,軍方為何沒有那種霸氣,跟外界說明:「軍職退役人員、只要具有博士資格,擔任過教職,有豐富的教育行政實務歷練,也可去擔任民間大學校長」。今年6月剛過世的成大前任校長夏漢民就是最佳案例,夏校長是海軍官校畢業,留學完成歸國後,原本在中科院服務,因故輾轉申請到成大任職,從客座副教授當起,之後被提拔擔任成大校長,並於任內創辦成大醫學院,並跟砲校購買土地擴建校區,後續卸任校長職位後,再派任國科會主委,率先提出要發展衛星的計畫,以上的事蹟,無損於他過去是軍職的身份。那個年代的人事運用規則在此就不一一去細究,撇開這層因素不談,那試問為何前人可以做到,後人不行?那是不是意謂著「後繼無人」了?
除此之外,不要忘記前任部長還在立法院被沒有當過兵的立委質詢軍隊的訓練方法老舊、落伍(因為小朋友跑去跟立委投訴)豈不令人貽笑大方嗎?從中再反觀國軍整體的軍事教育,難道不該被重新審視及檢討嗎?據此,試問要如何讓社會大眾信服軍方的專業程度,可以比「文人」更加勝任軍校校長一職呢?
上文承蒙 Karl SHih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