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Wu
中正預校5期(72年班)、陸軍官校正56期文史系,砲兵科。
陸軍防空飛彈部隊副排長、排長、副連長、連長、副營長、飛彈指揮部人事科首席參謀官、群作戰官退役(8.5年)。
退役後民間學歷: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企業人力資源主管。
現任企業講師、鐵道攝影師
照片是1960年代,美國陸軍勝利女神力士飛彈射控雷達區照片,右邊白色很巨大的雷達,就是 Hipar,正中間高聳黑色的雷達,是目標追蹤雷達(TTR),下面左右各有一個黑色車廂,就是連控制車廂(BCV)以及雷達控制車廂(RCV)。
民國82年7月1日從飛彈指揮本部連長,轉調力士飛彈連,第5連接任連長,我從畢業後就被丟到南部力士營服務,終於有機會回到北部來服務,到了當年的年底,開始有保修士官長幹部,還有老兵開始跟我說,0117日下午要記得到雷達射控區拜拜,因為,那裏曾經出過事情,好像是被飛機撞過?死了不少人?
射控區外面就是山谷,晚上風大也很暗,野狗常常在晚上嚎叫(俗稱「吹狗螺」),真的會穰人毛骨悚然,不過,到底當時出了什麼事情?又是民國幾年出事情?有多人犧牲了?在那個資訊封閉時代,也沒人如實的記載下來。
民國83年0117日,剛好是星期一,早上輔導長跑來跟我說,晚上莒光夜會有上面政戰長官要來督導,我們要先做好準備,那一天沒記錯,好像是高戰備,扣掉值班的人,可以幫忙的人不多,我就跟輔導長說,反正要拜拜下午、晚上應該都可以,好像晚上拜拜,先人才會出現,白天拜拜反而先人在休息,就決定延後拜拜時間。
就這樣一忙,忙到晚上9點要晚點名了,其實,我已經忘記要拜拜這件事情,我跟輔導長送完長官,從餐廳走往連集合場的路上,我的傳令遠遠的跑來,大喊著連仔、輔仔,不好了,連長室好像電線著火,有東西燒焦了!
我們三個人就衝忙奔回連長室,到處找尋,並用鼻子聞聞是哪裡燒焦?聞來聞去,終於聞出來燒焦味是從連長室裡面六個沙發椅,上面冒出濃濃的烤焦肉味,就像上面放了一團烤焦的肉在上面一樣,沙發外就沒有味道,我還開玩笑的說,好像有人把烤焦的肉放在沙發上。
當時我跟輔導長都沒反應過來,只覺得那裏又沒有插座,怎麼會燒焦,這時候傳令才把我們拉到旁邊,提醒我們那一天是0117日,還沒有拜拜,當下我們就拔腿奪門往射控區,集合部隊趕快去拜拜,等拜拜結束回來以後,連長室的味道全部都消失了!....
連長室那一棟平房,只有我跟傳令、輔導長住,我跟傳令嚇到好幾天都不敢回去住,輔導長是原住民篤信基督教,他說他放十字架在寢室門口,他不會害怕,早上在連長室辦公,我都還心有餘悸,默默的都會說抱歉,我錯了請原諒我!
後來調職也漸漸忘了這事情,這些年在整理一些過往歷史時,就很好奇,想去找尋這個謎團,剛好當時人資界有位資深前輩石老師,他在民國58年前後,就在那個單位待過翻譯官,他幫我問了到民國60年,他認識的長官,大家都不知道0117日要拜拜的事情。
因緣際會某次在部落格上,看到神箭政戰老長官杜敏君大學長,確認確有此事,只知道發生在民國60年代初期,至於原因為何?正確出事的年份,他就不得而知!
這兩年在神箭部隊老社團,終於有長官出來解謎,是民國63年0117日下午1:15分,一架C47專機在大霧中撞擊雷達區,當下發電機房一面牆被飛機左翅膀打壞了,右翅膀打到TTR 追蹤雷達高塔,因係鋼筋混凝土建築,僅把外面鐵皮打破,雷達無損,飛機機身壓在指揮車箱(BCV)之上,飛機上三位人員,以及我們飛彈部隊兩位同仁,當下殉職。
這下我也完全釐清,那一年我幹連長,剛好是0117日滿20周年祭,連長室的六個沙發,是他們五位坐在那裏等我這個連長回來祭拜他們,因為事情是發生在下午,我卻拖延到晚上才祭拜,讓我不得不信,這世上真的很有多是科學無法解釋的怪異之說,做人還是以善為本,不要有惡心。
今年是0117日滿50年祭,因為下周就是春節,提早將這件憾事的緣由說出,也很感念這些為了保衛台灣犧牲的前輩與英烈們!
上文承蒙 Peter Wu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部落格與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Peter Wu:錯誤又糟糕的決策制度 造成陸官正期生與專科班的衝突
Peter Wu: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Peter Wu:當年陸軍官校會按照身高編連 四年都不打散 主要原因就只為了「閱兵分列式」畫面好看 四年下來不要說學長學弟 連自己同學都不認識 這是當年長官「表面工夫」要求下的管理方式 從上而下影響深遠.....
Peter Wu:進入陸官的預校生的素質都不差 是陸官四年都不重視學年教育造成的
Peter Wu:民國50年初 陸軍官校曾經引進美國西點軍校的「賽爾教學法」 當時那幾期四年下來被刷掉都超過三分之一 能夠畢業程度與實力不輸當年的國立大學
Peter Wu:陸軍官校預備班 海軍官校預備班 空軍幼年學校 發展的歷史
Peter Wu:軍校的「實習旅長」權力與職責比大學的「學生會主席」 高的非常多
Peter Wu:1989年(民國78年)6月4日凌晨 當時所有飛彈連都被通知提升警戒 進入備戰戰備...對岸的共產黨要讓他們國內轉移注意力 最好的方式 就是讓戰機開始接進 騷擾台灣
Peter Wu:陸軍官校在大陸的最後一期 23期生的後續補充
Peter Wu:民國47年6月16日 陸軍官校34周年校慶 當時在校的陸官四個年級學生 總和也差不多400多人接近500人
Peter Wu/以前 其他軍官學校畢業的學長 都會半嘲笑的說:「陸軍官校」畢業的學生教育程度 相較落差很大的原因
Peter Wu:正常戰管跟飛彈連的OC線 是不能用來慰勞 旁邊的長官作秀給總統 結果踢到鐵板了!唉!
Peter Wu:從陸軍官校在台灣復校的第一任校長羅友倫先生 談歷屆幾位很「奇耙」的校長 也被當時學生所津津樂道 或是「印象深刻」的校長
Peter Wu:歷史就是歷史 曾經經歷過的 走過的 都是還是要被記錄下來 還能保存下來100年的事物 真的是很不容易
Peter Wu:陸軍官校在大陸最悲慘 是既沒名也沒利的軍校「24期入伍生總隊」
Peter Wu:「南京時期」的陸軍官校學生 戴著英軍製造的「布洛迪鋼盔」
Peter Wu:以前那個年代 沒有網路資訊 很多都是靠口耳相傳 「謠指部」的消息 就成了內幕資訊唯一來源
Peter Wu:民國40年6月16日陸軍官校27周年校慶 唯一在校的陸官24期1001名學生 穿著印著「24期」運動服運動員進入會場中
Peter Wu:陸軍官校改制為四年大學 第一期27期生為建校以來 入校最少的期別只有109人 這一期在四年後經過嚴格淘汰 只有84人畢業的原因
Peter Wu:最近熱門話題大學念三年 然後第四年去服兵役 剛好這在我們學生時代就遭遇到這種待遇 當年在陸官就是深受其害的一群 最後是學藝不精 寒暑假也被剝奪殆盡
《Peter Wu:如何能說服別人 我們國軍一直都重視 那些到國外求學的學生呢? 》《記者 吳哲宇/斷交後赴美突擊兵學員 郭力升憶:美軍訓練毫不留情》
Peter Wu:台灣光復後,國府開始徵召的義務役士兵 打了最慘烈的第一戰 就是民國47年爆發的「八二三砲戰」 接著有民國54年海軍的「八六海戰」 犧牲了不少義務役士兵
Peter Wu:已經在台灣服役63年 曾經為國軍防空飛彈主力鷹式飛彈 即將退役
Peter Wu:民國51年6月16日 陸軍官校38周年校慶 由當時副總統兼行政院院長陳誠 代替當時的總統蔣介石 來主持陸軍官校慶活動
Peter Wu:勝利女神力士飛彈663營 連上弟兄自行設計 製做的單位臂章
Peter Wu:1979年(民國68年)5月1日「鐵道兵」正是從陸軍運輸部隊消失
Peter Wu:空軍清泉崗基地美軍足跡館外 一段不起眼的鐵道 「神岡支線」
Peter Wu:「77」這一天上個世紀 先祖先列們 為了謀求和平 犧牲了多少性命 願人類永保和平 世界上不要再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Peter Wu:民國70年元旦 國軍服飾大改變 陸軍與空軍白色禮服 也同時停止使用 可能駐外人員為了美觀 還是繼續穿著?
Peter Wu:不論「黃埔軍校」「陸軍官校」都只有在「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下 依法執政的政府 才有這個稱呼
Peter Wu:民國36年 前新一軍士兵 在東北拍攝的「沙龍」照 不知道照片上的這位新一軍「弟兄」 最後的結局如何?
Peter Wu:民國八十二年三月 我跟剛到飛指部報到的陸官61期學弟合影
Peter Wu:想要「正名」一下教官是「步兵」?還是「騎兵」?而非「運輸兵」科的?
Peter Wu:從網路有好幾款「新一軍」的「臂章」 論孫立人將軍
Peter Wu:經國先生期許自己小孩也跟別人一樣 能夠熬過軍校4年 順利畢業下部隊 可惜「事與願違」
Peter Wu:為了保密防諜的重要性 金馬外島部隊率先於51年停用團體臂章 民國58年本島停用團體臂章 原先佩掛右臂的階級臂章也改至左臂
Peter Wu:民國50年代初台灣鐵路局與陸軍工兵部隊 一起在八堵往基隆方向的「八堵橋」鐵橋 實施「扶輪演習」
Peter Wu:最近找資料也才發現 原來不只「第一士校」有鼓號樂隊 「第二士校」跟「第三士校」也有鼓號樂隊
Peter Wu:陸軍45師整併成海軍陸戰隊第一師時的舊臂章!
Peter Wu:陸軍第45師 是中華民國國軍部隊裡 鮮少轉換陸軍 海軍 空軍 三個軍種角色的師級部隊!!
Peter Wu:「將帥無能累死三軍」「只會ㄙˇ讀書 不會活用有甚麼ㄆ一ˋ用」
Peter Wu:看照片說故事~「空幼校」~「空軍幼年學校」鼓號樂隊
Peter Wu:民國40年7月下旬 國防部頒布徵兵令 凡是民國17 18 19年次(1928~1940年)出生的男丁 經體格檢查列入「甲」等者 均須應招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