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德生(林野):濟南路已讀不回
 

溫德生(林野)  臉書
退伍空軍上校, 詩人和作家,從事教學工作(兼專任34年)。1997年 ~ 2005年在國軍岡山醫院航訓中心擔任主任、美國肯塔基大學哲學博士1992年畢業。著有「肯塔基異鄉人」、「肯塔基老家鄉」、「北城舊事」。

濟南路已讀不回

林 野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期間,總督府將青島東路、濟南路、徐州路、齊東街、臨沂街皆劃入幸町的範圍,濟南路原稱文化路,因為前段有台北高等商業學校(1919,今台北商業大學)、州立台北第二中學校(1922,今成功高中)、台灣商工學校(1917,今開南商工),以及徐州路的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1928,今台大社會科學院)等學校。

國民政府遷台後,立法院與眾多單位擠在中山堂辦公,直到1958年,經當時的院長張道藩爭取到前台北州立第二高等女子學校的用地,纔於1961年遷入中山南路現址。它的側門開在濟南路一段,除非有抗爭事件,平時非常安靜,它附設的康園餐廳,是與朋友聚餐的好選擇。

過了杭州南路,濟南路二段與齊東街、泰安街交會,都是山東的地名。十字路口曾經有一棟糧食局的殘破危樓,閒置很久終於改建為「正隆官邸」的豪宅。 40多年的「華僑大舞廳」(13號)終於拆了,華燈已滅,繁華落盡,最初它叫做「華僑俱樂部」,老照片顯示其立面是一幅電影「亂世佳人」的照片,門口還張貼舞小姐的排行榜。

齊東街是一條岔出的巷道,舊稱「三板橋街」,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60年前的康熙年間,周氏家族來此開墾,它是出了東門後的第一條街,錫口(今松山、南港)的稻米和煤炭經中崙運往台北城,故有「米路」之稱。1968年考大專聯考前,離開八德路的省立圖書館送一個女生回家,在巷口分手後就迷路,記得她家是一間雜誌社。

1920~1940年,日本人在這裡蓋了許多黑瓦木造的房子,主要是二級職等的官員宿舍,小公園裡留下一個石燈籠和老樹,老屋的斑駁牆上仍可看到「米路」的彩繪。古樂揚聲的台北琴道館、原名「齊東詩社」的台灣文學基地都在53巷,是不多見的藝文角落。後者圍牆的木塊上摘錄了周夢蝶「孤獨國」的兩句詩:「這裡沒有嬲騷的市聲,祇有將時間嚼着時間反芻的微響」,寫盡齊東街的古今寧靜。

1950年代,這個路段建了一些西式庭院住宅,住過幾位著名人物,如前行政院長孫運璿的官邸在二段20號,他從1962年擔任台電總經理起就住在這裡,總共18年,他一生廉介,公忠體國,是台灣經濟建設、科技發展、國家現代化的功臣。附近的泰安街也有「科技教父」李國鼎的寓所,以及海軍總司令馬紀壯、黎玉璽等住過的將級官舍。

1971年落成的自立晚報大樓(15號),已在2001年10月2日下午出報後,熄燈停刊。它是台灣的第一份晚報,創刊於1947年的雙十節。該報有過一段令人懷念的風光歲月,包括開闢新詩專欄(1950),籌辦「鹽分地帶文藝營」(1979),在90年代舉辦過3次的「百萬元長篇小說徵文」,是有史以來獎金金額最高的文學獎,也連載過柏楊的「異域」。它不僅有晚報,甚至擴增了早報和週刊,我常在該報投稿,最後一版以黑體字打出「明月高掛,淒美熄燈」,令人不勝唏噓!

華僑聯合救國會館在28號,附設餐廳是市民婚宴的場所,對面的「上海鄉村」(37號)是仁愛路本店的分店。1952年就有的華嚴蓮社(44號)是大樓裡的佛堂,我來過此為亡故的親戚誦經。1971年新生南路的特一號水溝加蓋後,流水的記憶已模糊,惟記得十字路口開了一間「愛琴海」(今麥當勞),和一位住在濟南路的女同學進去過喝飲料。

她是苗栗的客家人,大學畢業後我們在同一天結婚,竟然互寄喜帖。更巧地,蜜月旅行時在屏東恆春的街上邂逅,還坐同一班中興號北上。有一位教授住在三段的起頭,是大宅院,她的先生應該是做大官的。大學的最後一個寒假,因翹課不在教室,被推舉為末代班代表,為此提着水果盒去她家門前站崗,哀求恩准幾位毒物化學被當的鳥同學一次補考機會。

三段50號是前台灣省省長宋楚瑜的台北官邸,是陳加冬建築師設計,1955年落成的現代主義風格住宅,因為是唯一被完整保存的省政府首長官舍,現已被登錄為歷史建築。對面是「聯合國發展方案」的在台辦公室舊址,中美斷交後成為中央銀行總裁徐柏園的居所。

1950年代,因空軍總部的側門在濟南路三段底,整個路段總共開了11家吃活魚的餐廳,空總的官兵和中廣的員工都是那裡的熟客,故有「活魚街」之稱。然而,自從空總搬了家,中廣變成「帝寶」豪宅,活魚館迅速收店,如今祇剩下兩家。

「蜀魚館」開在建國南路一段198號,歷史超過一甲子,早期稱「自生食堂」,祇有一樓,牆上掛着兩蔣的照片,以及于右任的「高朋滿座」墨寶。上菜時豆瓣鯉魚和豆腐是裝在一個大鐵盤上,為其特色。「黃河蜀魚館」開在濟南路三段66號,有二樓,原稱「黃河魚館」,時間也有40多年。招牌上的「蜀」字是後來加上去的,為此「蜀魚館」特別標註「老店」兩個字,強調已家纔是老大。

以前來空軍總部洽公,也順便和朋友來吃魚。2014年,空軍總部隨國防部搬到大直,我就很少再來濟南路,年輕到中年的記憶也畫下句號!

上文承蒙 溫德生(林野)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溫德生:當年為國家做事都會想到責任和榮譽 讓老美刮目相看

溫德生:金門佈雷與排雷始末

溫德生:西方公司在金門

溫德生:過年將邁入人生的第76個年 已經20年沒有出書 這次在文友的鼓勵下 「北城舊事」一書 目前正作最後的校對 總算可聊以自慰!

溫德生:毋忘在莒 往事如煙

溫德生(林野):金門蛙兵

溫德生(林野):眷戀岡山

溫德生(林野):告別傘兵之家

溫德生(林野):再老 也要開同學會

溫德生(林野):德行東路一條街

溫德生(林野):後青春的美麗

溫德生(林野):公園裡的長青樹~悼念敬愛的顏嘉德先生~

溫德生(林野):金門飛航的回顧

溫德生(林野):夢迴不曾「達美樂」

溫德生(林野):窮得只剩下感情

溫德生(林野):台灣的金門人

溫德生(林野):金門的穴居年代

溫德生(林野):國士無雙 時代巨人

溫德生(林野):再訪東林街

溫德生(林野):北山斷崖弔戰場

溫德生(林野):從金門戰鬥營談起

溫德生(林野):追思陽光季節

溫德生(林野):眷村的女兒

溫德生(林野):昨夜星辰昨夜風

溫德生(林野):彷彿穿越異域的硝煙(1)

溫德生(林野):彷彿穿越異域的硝煙(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