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照片來源連結

潘志峰 臉書
出身於屏東縣的小農村,單純的農家子弟,陸軍官校專科17期企業管理科乙班86年班,陸軍步兵少校退伍,當年雷光旦中將為個人掛階少校的那一刻,就已經報定這輩子就到少校,並不是不思進取不想圖謀發展,而是個人本身希望能夠善盡自己職能來為部隊服務,因此歷年來都是長官幫我報名錄取學院,然而從來不想去考,當然原因也有許多考量,服役期間擔任過情報作戰後勤等職務,任職最長的職務為後勤官長達9年。

軍憶隨筆12-2

科目:軍官素質

進度:判斷能力

重點:到底該聽誰的?

民國79年我國上映一部「異域」電影,這部影片概略敘述李彌將軍殘部撤退至滇緬邊境淒壯悲慘的故事,先不說演員的陣容堅不堅強、戰鬥狀況慘不慘烈,光是看到這些流落在中南半島的亞細亞孤兒孤兒的血淚史,就已經讓筆者在電影院裡連看三次(當年在屏東市的戲院裡面還好不會清場),筆者的同情心頓時泛濫激動不已,看三次就哭三次,就是這麼發自內心的感慨,而且當時整場電影院裡面的人十之八九大家也都在流眼淚、也都在哭,所以看到本片的悲慘情節會哭並不怕丟臉。

https://youtu.be/blxUukjHWmA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https://youtu.be/wCU0QH7W5ZY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在這裡首先說明一下,電影裡面所說的鄧克保其實是在這本書撰寫前已經是早已過世的人,那是鄧克保的戰友在寫下他們悲慘故事的時候,由於因為害怕當時政治因素,所以就用死在戰場上戰友的名字來頂替,後來這份手稿輾轉交到柏楊先生的手裡,在遊柏楊先生親自重新整理定稿,這本名為「異域」的書籍其實還有另外一本外篇「異域血述」,不過由於乏人問津,一直都沒有什麼名氣,不過筆者當年碰巧在舊書攤掏到這一本書,內容甚至還比異域寫得更慘烈。

筆者在觀看異域本書的時間是在國中時期,當時讀起來並沒有那麼大的感觸,沒想到電影上映之後竟然可以如此轟動,並且激起台灣當時眾多媒體紛紛的將目光重點移向泰緬邊境,讓泰緬邊境的中華兒女又再度成為了媒體寵兒,不過也就僅僅不到半年的時間熱度又立刻消失沉寂,實在不勝唏噓。

本篇筆者並不是在推崇這部影片到底有多好看,而是將重點放在影片一開場的蒙自伏擊戰,影片裡頭上演著眾人歡天喜地的過新年,當大家內心祈求來年平安並且口中在倒數新年計時的時候,伙房兵放鞭炮的那一刻,身上立刻中了數槍,這個時候本篇要講的重點就來了!

戰場上的話務兵緊急對著話筒喊道:「008呼叫001、008呼叫001,我方由於情報錯誤,遭到陳賡大批部隊攻擊,死傷慘重,請求支援、請求支援………」。

李彌將軍立刻下達指示:迅速撤離、保存實力,立刻向元江集結!

接著電影的螢幕就上演了大批的人躲避砲火突圍……

讓我們再回到現實面來敘述,重點就在於為什麼「情報錯誤」!

敵方情報真的那麼難以捉摸嗎?

的確,非常的難以捉摸!

敵我雙方的人大家都不傻,通常最喜歡搞的就是隱真似假、虛實相映的手段來矇騙對方,當然用兵戰術的技巧,就是在於「詭道」,無非就是我方這裡做一些假動作欺騙敵人,讓敵方誤判我軍的企圖,然後期盼敵方使出「昏著」(下棋的術語,錯誤的招數),讓我方可以牽著敵人的鼻子走,這才是眾多的指揮官希望在戰場上欲求的正道!

曾經筆者在砲兵學校接受情報軍官班訓練的時候,教官講的一句話讓筆者相當的讚同,那就是:如果能夠將敵人下一餐要吃什麼東西之前,就能夠知道他們要吃的菜色,那麼你就成功了。

這段話讓筆者近20年來都是一直尊奉的情報宗旨,然而真正要做到卻是如此的困難,因為在情報蒐集手段方面,還真沒有幾個國家能夠做到在戰場上摸清敵方的企圖,僅僅只能夠從敵軍的部隊序列、敵方指揮官經常使用的戰術戰法以及動態來進行研判,這些就夠讓序列官還有判讀官喝上一壺了(受不了的意思)。

而且在平常部隊整訓的時候,也沒看到情報官在對基層偵查官兵實施基礎教育,到底要用什麼手段或者可以運用哪些方式來獲取敵方的動態,幾乎從來看不到這一類的教學。

這種連最基礎的教育都沒有訓練的部隊,難道還能夠奢望他們摸清楚與敵人接觸的距離、使用何種武器、敵軍人員與各種武器的配置?!

這簡直就是拿著部隊的人命在開玩笑。

在這裡舉出二戰時期比較被忽略的一場戰役:科科達小徑戰役。

這是發生在1942年7月至11月的小規模戰役,於澳屬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科科達小徑沿線,澳洲軍隊與日軍進行的一系列作戰。

科科達小徑是一條長達約一百公里的小徑,由面對珊瑚海的莫爾茲比港近郊出發,穿越歐文史坦利山脈到科科達,由科科達俯控珊瑚海沿岸低地,因此這條小徑戰略地位非常的重要。

整個戰役過程我們就不多贅述,僅挑這場戰役的其中一個情節來敘述情報的重要性。

我們都知道孫臏鬥龐涓的故事,孫臏每天減少灶台的方式欺瞞龐涓,讓龐涓以為齊軍天天都有兵員折損以及逃亡,最終讓龐涓身死軍滅。

然而同樣的手段卻有不同的師傅,讓我們將鏡頭轉換到新幾內亞島,澳洲的軍隊指揮官由於要瞭解日軍到底有多少人,然後就請當地的土著幫忙去勘測日軍宿營之後的糞便數量,以此來大約估算日軍到底有多少人。

派遣出去的土著也不負眾望的紛紛尋找了日軍宿營之後的營地,並且也巡遍了日軍駐紮的痕跡,不管是糞坑或日軍個人的糞便全部都牢牢地記在腦海裡,返回澳軍指揮部之後,回答的成果就是日軍的糞便數量好多好多,那麼既然是好多好多,那麼到底有多少呢?

由於當地土著跟澳軍之間語言不通,絕大部分的意思就在雙方比手畫腳之下依然沒有搞懂,最後還是土著在現場挖出大概寬深的糞坑,然後再比出大略的數量,才讓指揮官大致性概算出日軍人數。

如果認為這様就概略計算正確的話,那也是不得已之下的算法,在科科達這一長條形地區裡完全都是樹叢密林,而且又經常每天下雨,更要命的就是下完雨之後又是艷陽高照,在這種潮濕又悶熱的狀況之下,別說是想要去偵查日軍的動態,連澳軍這一方面自己也動彈不得。

筆者直接說出這種算法的結果,經過實戰之後,澳軍指揮官真的非常想槍斃這些當地土著,因為澳軍的指揮官一開始判斷日軍的人數概約一個大隊(當年日軍一個大隊的編制是1100人),結果在接下來的小規模戰鬥之後,才發現到日軍的人數其實只有不到一個中隊(約130人)。

然而就這不到一個中隊的日軍,也讓澳軍吃足了相當慘烈的叢林戰苦頭,筆者只能夠感嘆這位指揮官:誰叫你數錯了大便啊!

畢竟我們現在的人也都是事後諸葛,如何論述這位指揮官錯判日軍人數的方式也不盡然客觀,不過在這裏筆者可以推測一點很重要的訊息,日本人所吃的東西大部分都是蔬菜類的,平常吃的都是一些醃製的蘿蔔乾或者是植物根莖類的食品,所以他們的糞便會比較蓬鬆(這個道理說明了平常我們就要多吃蔬菜,才能夠幫助腸胃消化),而吃習慣牛羊肉的澳洲人,他們的糞便就會比較黏滯,當然拉出來的排洩物就會比較固體化。

我們平常生活中,其實大家在從小的時候,身旁的大人就會根據他們的經驗教會了我們許多有關情報獲得的事物,只是我們大家都認為是稀鬆平常的事物,因此也就將這些經驗法則給忽視掉了,例如蜻蜓若是低飛代表著要下雨、傍晚的夕陽若是產生非常艷紅的景象,代表隔天將有暴風雨、夏天與冬天的日間時長不一樣、月亮的圓缺以及海水潮汐的變化等,這些知識也都是情報的一部分,誰說我們就一定要進入軍隊才是專業的情報人員呢?

上文承蒙 潘志峰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https://youtu.be/FZSmRrixS54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https://youtu.be/bewj02YwkeM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延伸閱讀:

潘志峰:軍憶隨筆「1」
潘志峰:軍憶隨筆「2」
潘志峰:軍憶隨筆「3」
潘志峰:軍憶隨筆「4」
潘志峰:軍憶隨筆「5」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2」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3」
潘志峰:軍憶隨筆「6」
潘志峰:軍憶隨筆「7」
潘志峰:軍憶隨筆「8」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4」
潘志峰:軍憶隨筆「9」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5」
潘志峰:軍憶隨筆10
潘志峰:軍憶隨筆11
潘志峰:軍憶隨筆11-1
潘志峰:軍憶隨筆11-2
潘志峰:軍憶隨筆11-4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7
潘志峰:軍憶隨筆11-5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8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9
潘志峰:軍憶隨筆11-5

潘志峰:軍憶隨筆11-6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0」
潘志峰:軍憶隨筆11-7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1」
潘志峰:軍憶隨筆12

潘志峰:軍憶隨筆1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