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來源連結
潘志峰 臉書
出身於屏東縣的小農村,單純的農家子弟,陸軍官校專科17期企業管理科乙班86年班,陸軍步兵少校退伍,當年雷光旦中將為個人掛階少校的那一刻,就已經報定這輩子就到少校,並不是不思進取不想圖謀發展,而是個人本身希望能夠善盡自己職能來為部隊服務,因此歷年來都是長官幫我報名錄取學院,然而從來不想去考,當然原因也有許多考量,服役期間擔任過情報作戰後勤等職務,任職最長的職務為後勤官長達9年。
軍憶隨筆12-3
科目:軍官素質
進度:專業領域
重點:誰敢說專業?
話說民國90年前往步兵學校接受正規班教育,班級內剛好有幾位在部隊裡擔任作戰官的學員,經常會在戰術課程中聆聽某位同學針對各種攻防戰術的見解,原本開始聽的時候還覺得蠻有戰術理論邏輯的,不過後來感覺怎麼越聽越奇怪,課堂上講的五花八門、精彩連篇的,如果沒有人提醒我的話,我還以為他是梅花鹿、金錢豹(點子多)呢!
搞到最後連我們這些學員上台論述之時,都經常被他們給反駁,一下子批評台上的同學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行,再不然就是這個是狗屁、那個行不通,甚至講到最後,竟然自居為「好戰份子」,這不禁讓筆者聯想到一個希臘詞語「Idiotos」,原意上指無法在公共生活上承擔責任的人,在英文醫學用語中,指的是重度智能障礙的人,翻譯成中文並且用更簡單的專業術語簡稱為「白癡」!
按照筆者個人的戰術程度,雖然不精但是也算中規中矩,戰術上想要出奇招當然是可以的,但是那也要視敵情狀況還有我軍能力評估後才可進行,怎麼在講述攻擊戰術時,竟然將原本應該要擔任側翼警戒的搜索部隊,轉換為攻擊部隊的前鋒。
天吶!聽到這種話,讓當時在部隊身為情報官的我再也忍不住了,好像不調侃他幾句真的會對不起我的本業,筆者當時就直接站起來質疑:你當這些搜索部隊是蝙蝠啊?還會飛是嗎?你不要以為兵棋符號上搜索部隊的前方那兩隻觸角是翅膀啊!那可是搜索部隊偵蒐的範圍耶!
課堂的中校教官聽到筆者如此的反問,也終於實在壓抑不住他的笑感神經,整個人蹲下來笑到無法自拔,差點沒讓他老兄笑到斷氣,當時的場景可真的非常尷尬,眼看著那位給人拆台的同學玻璃心碎了一地,筆者又立刻恢復往常安靜無語的坐下來。
為何能讓平常安靜的我忍不住脾氣的起身反駁,筆者又不是那種惹事型的人,怎麼會如此反常,這就要說到搜索部隊目標獲取的方式,基本上區分為路線偵查、地區偵查、區域偵查與戰況監視等四種,基本的任務為敵情監偵、搜索及側翼防護等,一般來說接受情報參謀所律定的搜索任務之後,搜索部隊除了火力搜索外,基本上是不可與敵發生任何武力衝突,畢竟主要的任務還是在於獲取敵方任何動態,因為本身搜索部隊的火力本來就不足,只能夠構成自身防衛,立刻脫離敵火攻擊,並且將正確的訊息立即傳回情報參謀彙整,經過分析研判轉化為情報資料,提供給本部各部門與友軍參考,以利上級適時調整作戰方式或者戰術方針。
在這裡說個題外話,搜索部隊的本職任務在筆者看起來與日本戰國時代的忍者性質差不多,許多的影視片或者平面媒體都非常喜歡將忍者給妖魔化,說得好像會飛天鑽地,所用的武器五花八門,甚至比我國的武林高手還厲害,其實這是非常不準確而且也很扯蛋的,如果將來有機會筆者可以寫一系列解讀忍者的研究報告。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本班另外一位奇葩,這位同學平常的時候總是默默的在研讀準則,並且相當喜歡製作簡報,每天當所有的同學都在就寢之後,他老兄還是一樣埋頭狂背準則教案,連休假的時間一樣都是把學校的陸軍作戰要綱給拿回家背,當然這是每一位接受正規班的學員奉為圭臬的準則。
考試內容就是從陸軍作戰要綱裡面出來的,不詳加研讀也不行,因為梯評考試的第一堂課就是考準則,一但未達及格分數就直接敕回原部隊,等一年之後才可以再報考正規班,因此這位仁兄每天也是加班加點的要求自己一定要加強自己的軍事素養。
尤其在學期末的時候必須要繳交軍事論文,偏偏他老兄就將他在部隊內所學的反登陸作戰,撰寫成長達89頁的報告,大家不盡的感嘆,你寫的到底是論文還是一本書啊?!
然而在第二次梯評考試時,可能是太累導致精神失常以及內分泌失調,造成了考場失能,竟然在戰術紙上作業活生生的將連級防禦的兵棋符號給畫成了連級作戰的符號,真不知道這位仁兄他學的是哪一國的專業戰術啊?!
結果此次戰術考試不及格,不過還好戰術方面學校還是願意再給第二次機會,也因此沒有被敕回原單位。
這位失能的寶貝就是筆者自己。
因此筆者必須要強調的是,所謂的專業領域是在個人本職任務上作為基礎,從一個生手、半生手到熟手的過程中,除了自己努力的鑽研之外,還要能夠遇到良好的導師進行旁敲側擊式的點明其錯誤,才能適度的修正觀念及作法,長官也應該在部屬執行任務前給予正確果斷的規範,並不是所謂的「交代」,何時用能夠從旁的協助但並不是防礙,才能讓部屬成長並且建立信心。
說起這個「交代」,筆者從下部隊到退伍,個人所了解的「膠帶」已經從一卷15塊,漲價到一卷50塊了!
因為每天總是被另外「交代」其他的臨時交辦事件,從原本雞皮蒜毛的小事一直到協辦工作的增加,簡直已經被當作便利貼一樣貼滿了標籤,試問在這種工作環境下,哪來所謂的專業呢?
上文承蒙 潘志峰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潘志峰:軍憶隨筆「1」
潘志峰:軍憶隨筆「2」
潘志峰:軍憶隨筆「3」
潘志峰:軍憶隨筆「4」
潘志峰:軍憶隨筆「5」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2」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3」
潘志峰:軍憶隨筆「6」
潘志峰:軍憶隨筆「7」
潘志峰:軍憶隨筆「8」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4」
潘志峰:軍憶隨筆「9」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5」
潘志峰:軍憶隨筆10
潘志峰:軍憶隨筆11
潘志峰:軍憶隨筆11-1
潘志峰:軍憶隨筆11-2
潘志峰:軍憶隨筆11-4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7
潘志峰:軍憶隨筆11-5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8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9
潘志峰:軍憶隨筆11-5
潘志峰:軍憶隨筆11-6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0」
潘志峰:軍憶隨筆11-7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1」
潘志峰:軍憶隨筆12
潘志峰:軍憶隨筆12-1
潘志峰:軍憶隨筆12-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