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l 07 Fri 2023 11:36
Peter Wu:西螺大橋會同時有鐵路與公路並用 源起是1950年(民國39年) 國防部指示台糖延伸或新建線路 防止戰時南北交通中斷
- Jul 07 Fri 2023 10:29
《備役上校王雷龍:退役軍人的心酸》《 劉亭廷 李延智/大陸風景區門票免費!榮民酸台不尊重退伍軍人 馮世寬:榮民非追求免費代名詞》
- Jul 07 Fri 2023 09:50
劉文孝:37事件後 金防部修改戰備規定 從「必殺」改成「絕對不能殺」 因而開啟了前線走私的黃金時代 兩岸關係也第一次改善
- Jul 07 Fri 2023 09:19
James的軍事寰宇~寰宇軍事主題短評~(593)留個青山在~
- Jul 07 Fri 2023 08:40
James的軍事寰宇~寰宇軍事主題短評~(594)別人的孩子…
- Jul 07 Fri 2023 05:31
Casey Chao/我們的邱大部長國正卻說:我當部長可沒有功夫去創新的東西 但原本舊的 有必要維持的 「我不會放棄」時 哪一支軍隊正在邁向敗亡 其實已經不言而喻!
- Jul 07 Fri 2023 05:23
Casey Chao:既然要告 就麻煩公署解釋 軍方為何用美國司法部的標準 難不成解放軍的火力 等於美國匪徒嗎?解釋不出來的話 應該也要被告瀆職吧?
- Jul 07 Fri 2023 04:55
記者 洪哲政 陳政嘉:議員稱在美測試國軍抗彈板「竟被子彈打爆?!」 國防部撂重話揚言法辦 嗆告了
- Jul 06 Thu 2023 20:46
山姆小叔Gun & Fun:直播~使用短槍管 測試國軍公發防彈板
- Jul 06 Thu 2023 17:48
Long Fei:國軍三級協防板賠償報價37960元 然後只能扛手槍彈跟刺刀(??)
- Jul 06 Thu 2023 17:09
王立第二戰研所:林秉宥 議員與友人計劃許久的防彈板測試 終於在美國完成了 由知名槍友YT 山姆小叔Gun & Fun協力完成
- Jul 06 Thu 2023 16:36
華爾街日報》台灣的難題:要當烏克蘭還是香港?
- Jul 06 Thu 2023 15:52
張哲銘:下一任總統應該從俄烏戰爭中學到什麼經驗?
- Jul 06 Thu 2023 15:26
吳家驥:追思軍旅生涯尊敬的同學~范棋
- Jul 06 Thu 2023 09:32
《「侯友宜對兵役政策從未改口」金溥聰秀證據點名吳崑玉:不道歉就提告》《「抹紅」金溥聰遭喊告!吳崑玉致歉:確屬情治圈江湖傳聞》
- Jul 06 Thu 2023 08:02
Karl SHih:徵兵乎?募兵乎?
- Jul 06 Thu 2023 07:55
江隱龍:中國在春秋時代就有戶籍制度 為什麼直到民國才有身分證?
- Jul 06 Thu 2023 05:09
記者 徐宇威:部隊鍋 EP123|解密金門獅嶼 東碇「離島中的離島」 記者親身探訪高戰力的神祕據點
- Jul 06 Thu 2023 03:56
James的軍事寰宇~寰宇軍事主題短評~(596)吹牛比賽的「四不戰略」???
- Jul 06 Thu 2023 03:15
楊宗松:航特部79周年部慶 傳承光榮傳統
- Jul 06 Thu 2023 02:53
張濟華:軍中歲月/憶陸軍官校二十五周年校慶
- Jul 06 Thu 2023 02:19
Peter Wu:空軍清泉崗基地美軍足跡館外 一段不起眼的鐵道 「神岡支線」
- Jul 05 Wed 2023 16:09
蘇仲泓:《大軍團派 不對稱作戰哪方獲勝?國軍操演拖式 刺針飛彈齊發 證實台灣最新戰略調整》《金馬部署未曾曝光!避免刺激對岸 「雷霆2000」實彈射擊拉回台灣操演》
- Jul 05 Wed 2023 15:08
劉文孝:看了俄烏戰爭的刺針與火箭連發17個月後 您覺得國軍版威力如何?
- Jul 05 Wed 2023 14:47
劉文孝:這槍對付不了雙尾蠍
- Jul 05 Wed 2023 13:23
聯合報/主筆室:恢復4月役期 侯友宜得提出強大的理論架構
- Jul 05 Wed 2023 12:47
Peter Wu:1979年(民國68年)5月1日「鐵道兵」正是從陸軍運輸部隊消失
- Jul 05 Wed 2023 11:53
張競博士(前中權軍艦艦長):解讀中國大陸對外關係法戰略意涵
- Jul 05 Wed 2023 11:28
劉文淵 鄭淳尹 簡培致:國防大學再爆軍紀醜聞【已婚上校教授不倫女軍官】青埔豪宅密築愛巢 小他17歲的甜美海軍少校女軍官學生兼小三 還詐領助理費
- Jul 04 Tue 2023 10:45
記者 王烱華:陸軍天馬操演枋山登場 拖式飛彈實彈射擊命中率達8成以上
- Jul 04 Tue 2023 10:24
Peter Wu:1964年(民國53年)4月10日 鷹式飛彈正式由美軍 移交給國軍使用
- Jul 04 Tue 2023 09:32
記者 程嘉文:等了70年泰北孤軍入祀忠烈祠「老天也垂淚」 低調籌備3年背後原因曝
- Jul 04 Tue 2023 09:06
Casey Chao:欣賞對岸的「敬軍制」是一回事 但去享受其制度 就是另一回事了 怎會連這點都分不清?
- Jul 03 Mon 2023 17:52
許劍虹:「深藍」是何以走向「紅統」的?從前南斯拉夫聯邦看台灣
- Jul 03 Mon 2023 17:06
記者 謝守真:陸兩棲攻擊艦廣西艦突破第一島鏈 首進西太平洋海域
- Jul 03 Mon 2023 16:42
記者 林銘翰: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赴美夏令會巡迴演講 提拒止共軍入侵四不戰略
- Jul 03 Mon 2023 16:17
備役海軍上校王志鵬:畫虎不成反類犬 硬拗下水靠斷片
- Jul 03 Mon 2023 15:47
記者 杜建重:照片看歷史/1959年陸戰隊搶灘操演 學童送水送毛巾慰勞國軍戰士
- Jul 03 Mon 2023 12:09
記者 洪哲政:壕溝戰阻敵 軍演苦情戲
- Jul 03 Mon 2023 06:47
積極備戰!前參謀總長:不論誰成台灣總統 北京都不會放棄統一
- Jul 03 Mon 2023 06:15
記者 洪哲政:預校鼓號樂隊校友團表演獲肯定 籲軍事院校承接技藝
- Jul 02 Sun 2023 20:12
備役海軍上校王志鵬:一陣大內宣狂吹 現行潛艦只能幫美日守住第一島鏈缺口
- Jul 02 Sun 2023 19:27
備役海軍上校王志鵬:《蔡政府別吹牛!潛艦下水多難事》《國造潛艦「下水」變「觸水」 艦下聲納裝備可能未完成》《首艘國造潛艦9月難「下水」 不如改成「封殼」典禮》
- Jul 02 Sun 2023 18:32
Long Fei:國軍 vs 解放軍 兩岸戰傷救護比較 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
- Jul 02 Sun 2023 18:22
空軍退役上將廖榮鑫:學習生活~不一樣的收穫
- Jul 02 Sun 2023 17:50
陳立文:民國58年 陸軍官校預備班同一般高中的教學課程與跑步路線和軍紀扣分....
- Jul 02 Sun 2023 17:09
譚遠漢:桃園空軍基地的記憶 我家的竹籬笆!
- Jul 02 Sun 2023 16:41
Peter Wu:勝利女神力士飛彈663營 連上弟兄自行設計 製做的單位臂章
- Jul 01 Sat 2023 17:21
擺渡黃河(前張騫艦首任艦長):瓦格納兵團叛變始末
- Jul 01 Sat 2023 17:10
吳崑玉:每個總統參選人都要「備戰」 那到底是誰在「引戰」?
- Jul 01 Sat 2023 16:44
紀永添:俄羅斯打贏敘利亞戰爭 為何在烏克蘭失敗
- Jul 01 Sat 2023 16:05
Long Fei:風雨大作 天地動容
- Jul 01 Sat 2023 04:06
等了70年終於回家了!泰北孤軍英靈入祀圓山忠烈祠 國防部暴雨中迎948位先烈
- Jul 01 Sat 2023 03:26
陳立文:陸軍官校預備班的教學課程同一般高中 不管是學科還是體育課的測驗 只要有測驗不及格 一律是要在假日留校輔導
- Jun 30 Fri 2023 17:46
聯合報黑白集:只抓「質量」 不拉警報
- Jun 30 Fri 2023 13:39
記者 王烱華:憲兵7月將級人事案犯眾怒 新任副指揮官于大任期別太低遭批「擋路」
- Jun 30 Fri 2023 12:58
劉文孝:為國捐軀的小狗
- Jun 30 Fri 2023 12:41
劉文孝:南唐榮北大同
- Jun 30 Fri 2023 11:42
劉文孝:國軍首次空降演習
- Jun 30 Fri 2023 11:22
劉文孝:陳誠相簿破譯小組成員
- Jun 30 Fri 2023 11:06
劉文孝:台灣最早的護國神山
- Jun 30 Fri 2023 10:39
劉文孝:前一次中華民國副元首出訪美國
- Jun 30 Fri 2023 10:16
Peter Wu:民國51年6月16日 陸軍官校38周年校慶 由當時副總統兼行政院院長陳誠 代替當時的總統蔣介石 來主持陸軍官校慶活動
- Jun 29 Thu 2023 17:15
劉文孝:罕見兵科~鐵道兵
- Jun 29 Thu 2023 17:05
劉文孝:國軍消失的兵科~鐵道兵
- Jun 29 Thu 2023 15:49
劉文孝:陳誠副總統相簿破譯小組新成員
- Jun 29 Thu 2023 15:24
劉文孝:為什麼會有陳誠密檔?
- Jun 29 Thu 2023 15:04
台灣醒報《社論》:執政黨強推「3+1」方案究竟為那椿?
- Jun 29 Thu 2023 14:36
于昇華:為什麼軍人都叫鐵血?俾士麥更稱鐵血宰相
- Jun 29 Thu 2023 13:59
Casey Chao:抓不到重點的天才
- Jun 29 Thu 2023 13:19
【國軍防彈衣爆弊案】國軍防彈背心用中國爛布料 爽賺6700萬 業者50萬交保
- Jun 29 Thu 2023 12:18
Peter Wu:已經在台灣服役63年 曾經為國軍防空飛彈主力鷹式飛彈 即將退役
- Jun 29 Thu 2023 11:30
記者 程嘉文:解密國軍獎勳章 最高等級國光勳章超稀有 殉職飛官為何都追贈忠勇勳章?
- Jun 29 Thu 2023 10:44
王正方:知己知彼並不難
- Jun 28 Wed 2023 17:18
宋燕輝:中菲應啟動解決拖離坐灘仁愛礁軍艦之磋商
- Jun 28 Wed 2023 17:02
軍傳媒/民安演習將化學災害納入年度項目:台灣面臨戰時災害該如何防備?
- Jun 28 Wed 2023 15:44
揭仲:共機南北包夾台灣 航艦必將參與攻台
- Jun 28 Wed 2023 15:05
揭仲:美國提供Link-22戰術數據鏈路系統的意義
- Jun 28 Wed 2023 14:44
記者 徐宇威:部隊鍋 EP122|全台最神祕空軍佳山基地 原來不能放F-16?解密亞洲最大最貴地下基地
- Jun 28 Wed 2023 12:55
馮建三:新媒體年代 政府仍在編戰爭理由
- Jun 28 Wed 2023 12:36
風評:民進黨大撒幣 買不了戰爭焦慮
- Jun 28 Wed 2023 12:01
黃映溓:三軍統帥掛錯軍階國軍豈能向心?
- Jun 28 Wed 2023 11:33
譚遠漢:我們42期這幾期 官校二升三年級的夏訓 是到部隊實習士兵生活三個月
- Jun 28 Wed 2023 11:09
緬懷戰地記者傳奇姚琢奇 致力軍聞工作樹立典範 親歷1950年代的八二三砲戰與九二海戰的戰地採訪之外並曾坐F-104升空採訪 生前受訪曾表示「經過這些戰役 我一生秉持反戰的信念」
- Jun 28 Wed 2023 10:54
記者 王烱華:國軍兩套標準!飛官招生簡章拒蠶豆症患者 體檢時卻免篩
- Jun 28 Wed 2023 10:35
劉文孝:反攻大陸的排泄問題
- Jun 28 Wed 2023 10:16
Peter Wu:台灣光復後,國府開始徵召的義務役士兵 打了最慘烈的第一戰 就是民國47年爆發的「八二三砲戰」 接著有民國54年海軍的「八六海戰」 犧牲了不少義務役士兵
- Jun 27 Tue 2023 16:50
于昇華:從俄烏之戰 看陸戰變化 我們學到什麼?
- Jun 27 Tue 2023 16:32
湯名暉:渡不了盧比孔河的華格納 仍將擴散戰爭火種
- Jun 27 Tue 2023 16:12
風評:國軍可以一生懸命 不能質量俱佳
- Jun 27 Tue 2023 16:00
記者 王烱華:新聞幕後/兩士官被發現陳屍寢室 同袍揭「業務量不堪負荷」
- Jun 27 Tue 2023 15:44
《張詠詠:陸軍十軍團2士兵寢室雙亡爆爭議 家屬質疑遭「連累誤死」提告殺人》《記者 陳宏睿:一支鋼瓶入營區釀兩士官亡...檢今解剖查營區管制漏洞》
- Jun 27 Tue 2023 10:43
郭銘松:中國軍機逼近台灣24浬線空域有「違法」嗎
- Jun 27 Tue 2023 10:00
張競博士(前中權軍艦艦長):轟-6K驅離雷根艦?退役將領隨謠傳起舞
- Jun 27 Tue 2023 09:18
《Peter Wu:如何能說服別人 我們國軍一直都重視 那些到國外求學的學生呢? 》《記者 吳哲宇/斷交後赴美突擊兵學員 郭力升憶:美軍訓練毫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