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德生(林野) 臉書
退伍空軍上校, 詩人和作家,從事教學工作(兼專任34年)。1997年 ~ 2005年在國軍岡山醫院航訓中心擔任主任、美國肯塔基大學哲學博士1992年畢業。著有「肯塔基異鄉人」、「肯塔基老家鄉」、「北城舊事」。
金門的傳道人
林 野
2004年帶兒子來金門旅遊,前往山外時發現路邊有一處廢墟,荒煙蔓草中的破屋留有十字架,猜測是廢棄的教堂,多年後認出是天主堂的舊址,故事與一位法國神父有關。
馬賽出生的羅寶田(Bernarn M. Druetto,1909~1994)在羅馬國際大學和聖安東尼大學完成7年的神學和醫學養成教育,成為方濟各教會的傳道人,他在1931年來到中國的湖南傳道,講得一口流利的湖南腔國語,曾經因間諜罪嫌被日軍監禁;1949年又遭解放軍逮捕,囚禁8個月,於1951年被驅逐至香港。他因是法國人獲准前往富國島,提供滯留越南國軍的醫療照顧,1943年隨部隊撤回台灣,在桃園大園行醫。
1954年的「九三砲戰」期間,羅神父自願協助天主教台灣福利救濟會將救濟品運到金門,軍艦抵達時恰是平安夜,他乃變裝為聖誕老人,發放麵粉、奶粉、衣物等給當地居民,因此與金門防衛部司令胡璉將軍結為好友。823砲戰時,他正在琉球洽購醫療用品,聞訊無視熾盛砲火迅速趕回,在戰況激烈的前半年頭戴鋼盔,身上沾滿泥土來回奔波全島救治傷患。
這位「洋菩薩」決定留在金門傳道行醫,兼任美軍顧問團的助理隨軍司鐸,因為感念在衡陽時曾有百餘人為了保護他而喪命。1955年僅有22張病床的金門縣立衛生院纔剛落成,他以野戰醫院的構想在太湖旁搭建一間臨時診所收容病人,彌補了當時醫療不足的缺口。在實施宵禁的戰地,祇有他被核發夜間通行證。
當時軍隊裡約有一千多人是天主教徒,他向金防部申請在戰地成立傳教所,撫慰官兵對戰爭的恐懼,卻遭到拒絕,最後不理軍方,幾次尋覓,搬進金城鎮西門的毀棄空屋進行義診,金防部纔成全所願。1956年12 月,他在金湖鎮山外興建了「聖母聖心堂」和打造出「仁慈之家」的醫院。為了免除西半島教徒的奔波之苦,1962 年,金城鎮的民生路另建「金門耶穌聖心堂」附設托兒所,從此天主教在金門立足。
羅神父在金門傳道數十年如一日,恩澤廣被,受到金門當地人士的愛戴,他免費賑醫的醫院在愛爾蘭籍護士回國後,苦撐不久終於停止收留病患,祇好每天風塵僕僕地騎着鈴木重型機車出診,1959年因其善行獲得政府頒贈「光華獎章」。
1994年1月29日,他騎機車外出免費為人看病,途經伯玉路前厝不幸發生車禍,次日在花崗石醫院過世,享年85歲。總統特頒褒揚令,開外籍人士的先例,並追贈傑出醫療奉獻獎。長居外島播種大愛的「金門的史懷哲」,40年來僅返回故鄉一次,他早以金門做為生命旅程的終點。
2010年,金湖鎮公所規劃的羅寶田紀念園區落成,園區重建1987年毀於火災的教堂立面、部分房舍、聖母十字架雕塑、馬廄、池塘等遺跡,並闢建追思廣場、希望草坪、矗立神父蓄留長鬍子的雕像,以及受贈於美軍顧問團的白色聖母像,供人長懷追思。
金門除了有天主教的傳入,也有基督教牧者的活動。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廈門成為五口通商的港埠。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英國倫敦長老教會來金門發展,在西園和沙尾(今沙美)各建一間教堂,是基督教最早登陸金門的時間。不過亦有一個說法,稱烈嶼早已有聚會所的存在,後來的教堂是旅居汶萊的僑民王文邦出資所建,毀於823砲戰,1971年重建成為島上的著名景點。
日本強佔金門的9年,西園教堂被拆毀,磚木被移作防禦工事,沙尾教堂也僅殘留部分。1947年,賀友三牧師到星加坡募款重建於村落,門牆嵌有「浯島之光」的記事石板。它在八二三炮戰倖存,慘澹經營,1999年加入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體系,現由出生於古寧頭戰役的大學同學黃安寧擔任長老。
1900年(清光緒二十五年),黃和成、施和力、鄭鵬程、邵德貞等四人被閩南中華基督教會遣派來金門佈道,在金城鎮購地建堂,以北門里中興路82~86號為聚會所,黃和成因年高望重被推為創堂牧師,因處於繁榮之地,故有利於日後的擴展。
1922年教會遵照正統儀式,按立歐陽侯為首任專職牧師(按立指上帝賦予職務),有見於弟兄姊妹漸多,舊堂不敷使用,遂發動興建後浦基督教會的新教堂於珠浦北路,信徒解囊捐獻,於1924年落成,為一層的番仔厝,附設培德小學和幼稚園。1934年,黃衛民牧師至南洋勸募,興建住宿的牧師樓,位於原來的護龍部分,屬於洋樓的造型。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黃牧師離開金門返回福建,未幾,金門繼之淪陷,教堂被日軍霸佔,聚會亦告停止。1940年,牧師莊丁昌從台灣來擔任聖職,旋即赴廈門興亞院(日本機關)交涉,收回教堂,重整旗鼓;隔年賴炳烔牧師接受日本東亞傳道會派遣來金門同工侍奉,以迄日軍戰敗遣返。
1949年,蘇華鐸牧師為廈門閩南基督教宣道會差派來金門,彼時因逢國共內戰,交通斷絕,薪水無着,全憑個人的信念,以地瓜花生為食度日,百般忍耐,日後終於使教會走向自養之路。
1960年還是單身,剛受洗20天的少校軍官汪王屏自願來金門服役,立即成為基督教會的福音志工,他前後來過金門3次,1972年退伍後留在金門擔任教會的副牧師兼長老,與蘇牧師同工,並負責山外基督教會的工作。1973年,老牧師安息主懷,汪王屏被按立為金門基督教會主任牧師,服務至2000年退休為止。
汪牧師字汝儒,1924年出生於安徽太湖,就任時為金門縣的唯一牧師,需要牧養4間分散在不同的鄉鎮的教會,除了金城,尚須支援沙美、山外、烈嶼教會的禮拜日講道和主日學,27年來四處奔波,不辭辛勞,孚受敬重。他有感於教會的志工不足,鼓勵年輕的退伍教徒日後返金門奉獻,確實影響了一些人。2021年,王牧師卸下勞苦重擔,蒙主恩召,耆壽97歲。
金門位於海隅,人口不多,且因與舊俗不合,信徒不眾,以致初期傳播福音的工作相當困難。後來十萬大軍駐防金門,外地來的軍人中不乏有信仰者,時來尋求心靈的慰安。2023年7~12月,金門縣政府主辦「老兵召集令」活動,在地教會也聯合辦理「金門大橋通車暨向老兵致敬」的感恩大會,邀請曾經在金門服役,今服事神職的老兵舊地重遊,一同為「英雄島」祝福禱告。
上文承蒙 溫德生(林野)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溫德生:過年將邁入人生的第76個年 已經20年沒有出書 這次在文友的鼓勵下 「北城舊事」一書 目前正作最後的校對 總算可聊以自慰!
溫德生:毋忘在莒 往事如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