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
文章標題 |
人氣 |
2021-10-04 |
張競博士(前中權軍艦艦長):持平解讀大陸「共同富裕」政策趨向
|
(35) |
2021-10-02 |
Casey Chao:2003年李文忠等人,估算出的兵力方案表
|
(72) |
2021-09-20 |
洪哲政:雄昇飛彈檯面化 雄二E攻陸飛彈車曝光
|
(81) |
2021-09-16 |
潘志峰:軍憶隨筆(探討篇1)
|
(114) |
2021-09-13 |
美軍如何管理數量龐大的軍團?士兵是美軍人才體系中規模最大的部分,軍官與士兵比例1:5.9
|
(90) |
2021-09-12 |
梅復興:魚叉岸防飛彈系統軍購「預算暴增」的真相:忍痛而為的戰略?
|
(56) |
2021-09-10 |
于昇華:錯不在兵,更不在將,在錯誤的戰爭指導
|
(82) |
2021-09-07 |
張競博士(前中權軍艦艦長):從國防報告看黨政文件解讀
|
(29) |
2021-09-06 |
王臻明:對台軍售的玄機?台中飛彈基地啟用,與西太平洋陸基反艦飛彈部署潮
|
(49) |
2021-08-21 |
黃竣民:要一塊,只給五毛的「輪型戰車」戰力靠譜?
|
(68) |
2021-07-21 |
前參謀總長:潛艦國造 被自己人扯後腿
|
(125) |
2021-07-19 |
于昇華:是(出戰境外),還是(決戰境外)?
|
(143) |
2021-06-03 |
全球防衛雜誌/玉山軍艦的模範?新世代兩棲作戰艦艇:美國聖安東尼奧級船塢運輸艦
|
(90) |
2021-05-26 |
王臻明/M109A6自走砲爭議:陸軍如何突破火砲困境,達成「常後一體」?
|
(89) |
2021-05-23 |
許智翔:美軍陸戰隊轉型一年總檢討
|
(154) |
2021-05-22 |
黃竣民:「黑熊戰車」再現曙光?
|
(114) |
2021-05-17 |
梅復興/對台軍售爭議:我遭美國敲竹槓?性能提升的AGM-88F反輻射飛彈
|
(67) |
2021-05-16 |
Karl SHih:軍團改制成作戰區,真能提升三軍聯合作戰能力嗎?
|
(258) |
2021-05-14 |
《黃竣民:國軍提升聯合作戰也得靠正名?》《擺渡黃河(前張騫艦首任艦長):從「軍團」到「作戰區」》
|
(131) |
2021-05-14 |
張競博士(前中權軍艦艦長):對比兩岸戰區與作戰區軍事術語定義
|
(366) |
2021-05-12 |
丘智賢:漠視聯合作戰 軍團改制何用
|
(195) |
2021-05-11 |
《脫離大陸軍制…平戰合一 軍團改稱作戰區》《邱國正證實規劃軍團改制作戰區 讓指揮官統合轄內三軍》《作戰區指揮官 不再限定是陸軍》《國防部出招:將軍團改名戰區 張競博士(前中權軍艦艦長)籲留意組織編裝之安定性》
|
(243) |
2021-05-01 |
擺渡黃河(前張騫艦首任艦長):建軍首在備戰
|
(150) |
2021-04-26 |
美國海軍新戰略:「全領域作戰」將是拜登政府重點方向?
|
(63) |
2021-04-08 |
《蕭介雲:拉法葉升級假國造 幕後傳派系大老與軍火商身影?》《洪哲政:海軍拉法葉艦提升案確定建案「假國造真外購」?》
|
(91) |
2021-04-07 |
《德國之聲:國防部罕見表態!澄清稿意外曝歐洲也助台潛艦國造》《陳煜:軍方增購愛三MSE,意外揭現役飛彈總數!「真實優勢」曝光》
|
(97) |
2021-03-20 |
擺渡黃河(前張騫艦首任艦長):F-35失敗的教訓
|
(96) |
2021-03-18 |
宋磊:海巡署組織機隊的挑戰
|
(81) |
2021-02-25 |
朱敬一:即使台灣改變不了做「棋子」的命運,我們卻未必不能改變「棋局」
|
(76) |
2021-02-24 |
洪哲政:《M41D戰車烈嶼機動展軍威 陸軍未來仍有輕戰車需求》《金門前線仍部署舊型的M41D戰車,軍方解釋是,隱蔽戰車的坑道,不需要再拓寬》
|
(87) |
2021-02-17 |
洪哲政:海巡艦艇塗裝增TAIWAN 國安高層指示「正名」
|
(41) |
2021-01-24 |
王長河:「新三國時代」的國軍軍事戰略與防衛構想
|
(123) |
2021-01-18 |
紀永添:雲豹輪型戰車與台灣機械化部隊的未來
|
(141) |
2021-01-18 |
英軍推動軍銜扁平化改革
|
(142) |
2021-01-18 |
俄國防部敲定新年度「大事」
|
(45) |
2021-01-16 |
專案規劃愈詳盡愈好?海豹部隊:「過度規劃」會讓團隊陷入危險
|
(96) |
2021-01-08 |
黃竣民:十六字箴言?別讓作戰指導淪為文字遊戲
|
(103) |
2021-01-06 |
宋磊:飛彈成功獵殺航母的關鍵
|
(112) |
2021-01-04 |
于昇華:人亡政息不要緊,現在的戰略指導有新意嗎?
|
(285) |
2021-01-04 |
國軍調整作戰構想 蘇紫雲:彈藥先於載台已超前部署
|
(79) |
2021-01-04 |
洪哲政:軍方去李化 「濱海決勝」構想遭推翻 國防部爭建軍話語權「一朝喊改」
|
(180) |
2021-01-01 |
江雅綺/為何美中大打科技戰,台灣成「全球最重要的地方」
|
(45) |
2020-12-30 |
于昇華:「步兵師準則」改成「聯兵準則」所衍生的問題
|
(343) |
2020-12-24 |
新造海巡艦配備42枚火箭彈 海巡首鬆口:為戰爭作準備
|
(88) |
2020-12-22 |
黃竣民:兵役「公平性」需靠放寬體位標準救?
|
(69) |
2020-12-18 |
擺渡黃河:軍售與商售
|
(126) |
2020-12-17 |
聯合報 / 主筆室:犧牲專業迎上意 國防部何苦自貶飛盤狗?
|
(102) |
2020-12-17 |
陳宗逸:台灣海軍塔江級導彈巡邏艦下水 難題才開始
|
(361) |
2020-12-16 |
陳立文:是「打裝編訓」還是「打編裝訓」?
|
(713) |
2020-12-14 |
天櫻:狼群戰術遭排擠,「微突艇」該何去何從?
|
(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