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樵
海軍通信電子學校、海軍軍官學校航輪兼修系。
中華民國海軍備役上校,曾任艦長、京宴婚紗概念館副總。
【兵仔市】2020/03/02
一早送女兒到台南仁德的醫院實習上班,從高雄開車沿高速公路其實路程不長,約莫20來分鐘就能抵達,妻和我同行,順便到台南開元寺蓮池寶塔給老父母及二哥上香,寧靜的寺院,隱約僧人誦經的梵音,更添對逝去親人的思念。
往開元寺前,因為太早,妻說我們要到哪裡去買水果、馨香去拜拜?我用台語回說:「兵仔市啊!」妻不會講台語,表情一愣:「蛤……!」「啊就是像哈囉市場那樣,以前阿兵哥常採買的菜市場。」我說。
台南的兵仔市,由仁德往開元寺,很順路的,就在中華一路上,也稱崇德、崇成市場,近永康區,以往我在讀軍校的時候,或者已是年輕軍官在艦艇上服役休假回台南眷村,常跟著二哥,開著他那台小發財貨車來這兵仔市場載菜,他岳父在民族路上開清粥小菜,每天魚肚未白就得摸黑來兵仔市運到岳父的店裡和一些同行店家,沿路在台南街道上送這些菜餚原物料和食材。
說到兵仔市,早年這裡每天清晨人山人海,如魚穿梭不止,就像現在的左營哈囉市場,以前的軍人多,伙食採買都是由部隊遴選伙食委員(伙委)每天到外面市場採購食材、開菜單,也促成民間市場的活絡與繁榮,譬如左營中山堂後街、哈囉市場,軍人與老百姓共生共存,也養活了每一家人,那榮景現代年輕人很難想像。
我在民國73年畢業,剛上瀋陽艦(DDG-923)見習官和正式接任通信官,海軍艦艇上的伙食極好,那年代沒有國軍副食供應站,都是船上軍官輪流擔任伙委,有幾個官兵專門負責採買工作,2、300人的船,採買量極大,尤其可能要長時間在海上航行,每個碼頭都有固定菜商,有些甚至是軍人退伍,專做這方面生意,你說是不是有可能官商之間勾結的事?我想其實多少是有的,伙委通常不用集合,一付油滋滋,菜商私下給好處,你是看不到的,但那年代大家都吃得好,逢年過節或每月慶生餐會、艦慶大加菜,菜商加碼好料,更外加摸彩禮品,電器、腳踏車、電視機……,全船好不快活。
台南兵仔市約在戰後形成,最初位於臺南公園旁的兵配廠附近(我就在旁邊原老松町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產婆幫忙接生的),因供應部隊採購需求而被稱為「兵仔市」;後來在1960年代遷至育樂街,在1980年代才遷到了永康現址。那時台南四分子營區挺大,我父親民39年從海南島大撤退來台,就在四分子當排長,加上三分子(元寶樂園一帶)往東的砲校,更有四分子眷區影劇三村、慈光九村、永康新城、精忠九村、精忠二村等,兵仔市的形成,由兵配廠、台南公園、火車站前後一帶,一路發展到了永康,那車水馬龍熱鬧的景象,還真不輸給左營的哈囉市仔呢!
妻對於逛這兵仔市,覺得挺有意思,從路口看沒什麼,愈往裡面走,別有天地啊!攤販更多、更熱鬧,妻說:「以後我們每個禮拜一來送妹妹實習,都可以來這兵仔市啊!……東西好便宜。」
妻選一攤最貴的蓮霧挑著,只看老闆眼睛一直盯著她的手,深怕她碰破蓮霧皮,賣相會不好,我在旁老早看出這老闆緊張却不敢聲張,結帳時老闆秤後用台語:「一百十八。」我妻又蛤的一聲,我趕緊翻譯:「一百一十八啦!」……到金紙店,妻也不知該如何用台語問,我說:「拜公媽的,一百就好。」……買蘆筍,老闆娘說:「一把七十。」妻又一把狐疑,蛤:「一百七十喔?那麼貴!」不是啦!是「一把七十元」,妻會聽一些台語,常看台語連續劇,就是不會說,我岳母也是台南人,我妻包括我一雙兒女,却也都不會說台語,有時會鬧一些笑話。
我兒幾年前第一次生平到加油站打工,一早來了第一個客人,一位賣菜歐巴桑,用台語說:「嘎呼鼎!」我兒就是聽不懂台語那種,也蛤了半天,原來是「加滿」油的意思,現在他可是中油正式的油條員工了,進入社會,也長進了不少,人倒是古意老實,憨憨的小伙子。
不常逛的傳統市場,尤其是老市場,人情味夠足,南北雜貨各異各眾,幾十年都有口碑,不常逛會讓人覺得新鮮,以前外省老兵多,能夠聽到不同省份的南腔北調,不一樣口味的美食,現在反而難了。因軍民之間的和諧與生活各自需求形成的市場聚落,延續迄今,很不容易,但軍人越來越少,傳統市場也愈來愈式微,人情味也漸漸淡了,換來的是比不成熟水果還酸還澀的人情味,小家子氣的小鼻小眼,已成台灣的風景了……!
上文承蒙 黎樵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https://youtu.be/ik9Se4KUpow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延伸閱讀:
黎樵:是粗鄙武夫,還是能人智者?
黎樵:論韓國延坪海戰與清朝甲午海戰
黎樵:眷村物語,鐵板燒與海軍碼頭聯想
黎樵「山芋再燙,也得接手」與海軍「備役中將李晧」的原委說明
黎樵:民國47年九二海戰陣亡醫官陳科榮中尉,滿臉疲憊憔悴地出現在懷孕未婚妻的房門口
黎樵:學會尊重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