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德生(林野) 臉書
退伍空軍上校, 詩人和作家,從事教學工作(兼專任34年)。1997年 ~ 2005年在國軍岡山醫院航訓中心擔任主任、美國肯塔基大學哲學博士1992年畢業。著有「肯塔基異鄉人」、「肯塔基老家鄉」、「北城舊事」。
東西一點紅
1949年的古寧頭戰役結束後,12月1日以第12兵團(粵華部隊)為基幹組成金門守備隊,由胡璉擔任金防部司令,下轄2個軍(第5和第18軍)、3個獨立師、1個砲兵團,共同防禦壠口至林厝的第一線,所稱的「東西一點紅」,它是褚紅色貓空石所形成的岸灘,即兩個多月前共軍登陸,容易被突破的開闊地。
1952年金門的駐軍分成兩部分,金東為第5軍,軍部在山外,轄14師、75師、200師,金西為第19軍(馬祖返防),軍部在舊金城,轄45師、18師、196師。1954年併編為一個軍,劃分為金東、金西、金中、南雄、大武(金防部)、烈嶼等6個守備區,人數最多時接近10萬,軍服上衣都繡有識別單位的臂章。
早期的守軍是由從福建撤退來台的殘部,沿海的游擊隊,韓戰的反共義士、收編的古寧頭戰俘所組成,然而兵員數目依然不足。1951年,「白團」(蔣介石聘請的日本軍事顧問)建議實施義務役的徵兵制度,所謂的「充員兵」。
台灣自此實施徵兵,年滿20歲的健康男性必須入營服役兩年(一般兵)或三年(特種兵),19歲時,鄉鎮公所的兵役科將通知接受體檢,甲等和乙等體位者皆要當兵。新兵訓練中心結訊後抽籤分發,「金馬獎」的中獎者到高雄壽山的「前送營」等船,然後在13號頭(光榮碼頭)登上中字號的戰車登陸艦(LST),忍受風浪的顛簸和船艙的油污味,忐忑不安地航向金門。
出發前嚴禁打電話回家,直到在料羅灣登岸,被大卡車載到擎天廳等候接兵官的引導,最後來到一個祇知道郵政信箱號碼的陌生地,終於能寄信回家報平安。在兩岸對峙的年代,島上充斥地雷、瓊麻、鐵刺網、玻璃刀山、反登陸樁、反空降堡等阻絕工事,到處是政治標語,氣氛嚴峻。傍晚北山和大嶝的播音站開始播音,隔空交響,有時兩邊都是放送熟悉的國語歌曲,不知該聽誰的?
在海岸的沙地多的是反登陸樁,又稱為「軌條砦」,是將廢棄的火車鐵軌裁切成一截一截的鐵柱,末端削尖,以約50度角的方向,斜插入水泥灌漿的底座上,用來抵擋可能來犯的敵軍登陸艇。它們是老鳥們在砲火停歇時,趁海水退潮趕緊建構,成為戰地獨特的風景。
充員兵將近4萬人在823砲戰前後投入防禦任務,死傷最多的是通信兵。砲彈是不長眼睛的,搶修電話線的人來不及掩蔽,被炸得血肉模糊。另一個危險兵種是工兵,為了達到「保存戰力於地下,發揚火力於地上」的戰術目標,日夜分三班開鑿坑道,埋藥炸石不慎即有死傷,還有在料羅灣協助搶灘運補,是高風險的敵火下作業。
冬天長夜漫漫,在海岸碉堡站哨不僅寒風徹骨,還得睜大眼睛,豎起耳朵,提防濃霧中有鬼魅出現,步槍總是實彈上膛,伺機開槍,草木皆兵。報載有士兵機智過人,單身擊退6名「水鬼」,獲頒發獎金,特准放榮譽假回台灣。衛兵守則規定凡有對岸的漁船越界,必須示警和射擊驅離,遇到暗夜查哨,不論何人一律要質問口令。菜鳥總是戒慎恐懼,老排附罵你祖宗八代,不趕回嘴,他是怕你陣亡。
平日的休假限制在本島,最大的享受是到民營浴室洗一回熱水澡,不然看場電影,到彈子房敲幾桿,找家冰店發呆。沙美、陽翟、山外到處是軍人,來尋找鄉愁的慰藉。1956年山外成立第一家軍郵局,在家書抵萬金的年代,天天望眼欲穿,期盼收到親友的來信,尤其是遠方女友的惦念。
五六十年代,外島服役兩年遠勝過本島服役三年,充員兵等到光榮退伍的日子,挑着高粱酒離開禁錮的島,在出發的碼頭下船(今稱真愛碼頭),恍如隔世。歸鄉後去廟裡拜拜,感謝神明的保庇,昔日在部隊的生死感情,多年後相遇於戰友會,成為男人的一生話題。
如今海岸碉堡幾盡廢棄在荒煙蔓草中,東西一點紅的沙灘上祇見腐銹的「軌條砦」爬滿石蚵,潮音依舊,砲聲已遠。然而,那些「草莓族」可知戰爭無情,和平無價?
上文承蒙 溫德生(林野)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溫德生:過年將邁入人生的第76個年 已經20年沒有出書 這次在文友的鼓勵下 「北城舊事」一書 目前正作最後的校對 總算可聊以自慰!
溫德生:毋忘在莒 往事如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