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德生(林野) 臉書
退伍空軍上校, 詩人和作家,從事教學工作(兼專任34年)。1997年 ~ 2005年在國軍岡山醫院航訓中心擔任主任、美國肯塔基大學哲學博士1992年畢業。著有「肯塔基異鄉人」、「肯塔基老家鄉」、「北城舊事」。
保衛金門的緒戰
一向為軍史頌揚的古寧頭大捷祇是金門保衛戰的一部分,此役的勝利不可忽略先發生的大嶝和小嶝戰役,因為遲滯共軍12天,為金門守軍爭取到準備的時間。
1949年在廈門淪陷前,大陸沿岸的澳頭、蓮河、石井等要地相繼為共軍奪取,此時在廈門的外圍國軍僅能控制大嶝、小嶝、角嶼等小島。8月,22兵團司令李良榮以25軍40師(師長范麟)的118團和119團守大嶝;45師(師長勞聲寰)的135團一個加強連和一個機槍排守小嶝(營長賴治奇率領)。大嶝與蓮河,大嶝與小嶝之間,在退潮時均可涉水相通。
40師和45師分別由空軍警衛第一旅和第二旅改編而成,118團(團長歐陽維發)防禦西區,119團(團長吳屏藩)防禦東區,從上下蟳窟至雙滬連成防線,在高地陽塘設指揮所。在廈門戰役開打前,共軍計畫先攻佔外圍的大嶝和小嶝兩個島,企圖掃清障礙控制海岸。
10月9日夜,18軍11師31團(團長陳以惠)奉命從金門水頭出發,接替即將轉移到廈門的40師防務,因船隻不足,午夜後3個營纔在雙滬完成登陸。10日凌晨,共軍趁最低潮時投入84師252團及87師84團的部隊,藉著砲兵的掩護,自蓮河涉渡突襲。119團立即展開激戰,但在共軍增援部隊的投入下,最後被迫退守至雙滬,直到118團強行逆襲對峙山頭,暫時穩住戰局。
下午16時,40師接到司令李良蓉的命令,指示放棄消耗兵力的堅守,前往小嶝集結,候船撤回金門本島。於是夜間趁第二次低潮的時機撤往小嶝,途中有些官兵不幸陷落海灘的深溝而溺斃。11日8時許,金門派兩艘機帆船前往小嶝,40師與31團官兵約兩千人在船隻的載運下,依序撤回金門官澳,之後又加入古寧頭戰役。
兩日的大小嶝攻防戰,過程十分慘烈,40師118和119團的兩個團長、6各營長、20個連長,傷亡過半;31團亦有一營營長劉新民犧牲。擔任掩護撤退的45師1個連,31團的1個排,戰到最後一槍一彈英勇殉國,無人投降。
2011年的93軍人節,11師31團的大嶝島和古寧頭戰役的陣亡官兵靈位入祀太武山忠烈祠,他們的光榮事蹟為軍史著墨甚多,其中在大嶝島戰役犧牲了360多人,古寧頭戰役又有20多人捐軀,1950年師長劉鼎漢曾為他們立了「忠魂塔」,然而40師默默無聞。
何以如此?答案是40師和45師都是空軍警衛旅改編的步兵師,不被陸軍認同為主流部隊,然而,師長范麟和勞聲寰都是黃埔6期,劉鼎漢是黃埔7期。系出空軍的兩個師都配備有VHF地對空電台,在大嶝和古寧頭戰況緊急時,曾經呼叫空軍派出P-51戰機對敵轟炸,又在向小嶝撤退時,嚮導不熟稔地形的31團,不致於迷失方向。
這段被埋沒的戰史一直無人聞問,直到金門籍的鄭瑞堅中將解甲歸田後,潛心研究考證,並手著「金門兵事史話」一書批露此事。過往政府以個資缺乏為由,未將擔負主力守備之責的40師和45師的陣亡官兵載入史冊,令家屬耿耿於懷。2024年3月30日,這些有功的無主孤魂在飄零了70多年後,終於入祀忠烈祠,告慰人心。
幾年前到廈門旅遊,要求教過的福建學生開車帶我去大嶝和小嶝憑弔戰地,翔安機場正在施工,823砲戰時的陣地建了「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夜晚入住小嶝前堡的民宿,安靜的漁村沒有留下戰爭的痕跡,隔海可看見對岸官澳的稀疏燈火。1949年他們還未出生,我沒有必要提及這場血戰,搞壞師生重逢的氣氛。
上文承蒙 溫德生(林野)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溫德生:過年將邁入人生的第76個年 已經20年沒有出書 這次在文友的鼓勵下 「北城舊事」一書 目前正作最後的校對 總算可聊以自慰!
溫德生:毋忘在莒 往事如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