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照片出處

黎樵
海軍通信電子學校
、海軍軍官學校航輪兼修系。
中華民國海軍備役上校,曾任艦長、京宴婚紗概念館副總。

【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昨晚兒子用數位電視盒播放國防部製作的介紹承德艦的影片,唯美的畫面很令人心動,也振奮人心。

我記得小時候大概讀國中階段,我最愛看電視裡播放的「國防線上」,尤其聽那軍歌,看軍艦、看飛機、看戰車,那是容易令孩子們激起報國雄心鬥志的宣傳影片,當年電視還只有無線三台的時候,必須等到下午沒節目時段播放。這後來我去讀了海軍通校常士班,國中還沒畢業,免試保送進去,15歲當兵。

電視裡熟悉的海軍艦艇情境,76砲、飛彈、魚雷、小艇吊放、人員救生、戰情室、雷達、舵房、駕駛台、水兵進出港、帶纜、餐廳、生活起居等介紹,我在30多年軍旅生涯,這些熟悉影像,都已成了記憶,看那些英勇的戰士,保家衛國的雄心壯志,我這已屆花甲的廉頗,卸甲老兵,真在戰時,也只能觀望慨嘆,「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我兒也曾在海軍服兵役,在成功艦上,聊起海軍,我們有共同的語言,父子倆人,一個267梯次,一個750梯次之後已退伍的,也算是年輕老鳥吧!真打起仗來,他可是要被徵召上戰場的,這回他母親可緊張的了,這是一個國家的國民必須應盡的義務。

古來凡是戰亂,不也都是這樣?父母親的憂心,想起離家步入軍旅那30多年,尤其在艦艇服役,每個港口流浪,漂泊不定的浮萍,我那已屆年老的父母親,孩子想家,父母想念孩子的心情,特別若是遇上戰亂,如二戰我們父執輩們的骨肉離散,那真是人間悲劇,所以,最好不要戰爭。

每一場戰爭,軍人不都是政客們手上運用的棋子和工具?(無論平時或戰時,不也都是?)苦的是軍人啊!

王建有首唐詩,渡遼水:

「渡遼水,此去咸陽五千里。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亦有白骨歸咸陽,營家各與題本鄉。身在應無回渡日,駐馬相看遼水傍。」

政客們的每一項舉措、言詞、政策或行動,尤其與敵對國之間的外交、斡旋手腕,均不可不慎,必須謹言慎行,孫子云:「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

但我們執政的高層高官們,常常有一些偏頗的言論或者意識型態、意氣用事的荒唐行為或論調,很是氣人,比如最近那些為了某政客讀台大論文的抄襲上,鬧得風風雨雨,到底有否抄襲?論文拿出來比對不就清楚了?這是一翻兩瞪眼的事,包括有沒有博士學歷?傾國家機器與洪荒之力去掩飾或解釋,如何取信於國人?

把軍人一下視如敝屣(草蓆或拖鞋),一下哄為英勇保衛台海的高貴戰士,甚至要高貴戰士戰到一兵一卒,拿掃把也要拼命?反正上戰場赴死的是軍人,兩岸緊張氛圍,抵不過政客們掩飾抄襲的鬧劇。

電視畫面裡的承德艦,官兵海上演訓戰備,確實辛勞,尤其最近與中共艦艇近距離對峙的海軍官兵,讓我由衷敬佩,我們曾在海上長期生活的老海軍們,最能體會其中感受,一艘逾50年鏽跡斑斑的軍艦,與中共2016年才建造下水的新式火力強大的軍艦,距離只有200碼,180公尺,這是史無前例的近距離,甚至據說當時我們海軍官兵已有撞船的準備。

為何鏽跡斑斑?我對兒子說,海上艦船保養不易,有鏽都是正常的,不應苛責,但現在的軍人與我們那年代不一樣,一個偌大營區的雜草,外包,我在總部就是,辦公室打掃、廁所清潔、倒垃圾... ,外包,基本上現在服役的阿兵哥們,有套房睡,連這些雜役也不必做了。海軍艦艇不像以往一艘驅逐艦上2、300人,現在兵源少了,定保、大修或平常大油(整船油漆),可能也是外包,特別是拉法葉隱匿特性,可能在塗裝上較特殊,我不知道現在阿兵哥怎樣?是否還是那樣不分任何兵科、部門,人人會油漆,都能知道那紅丹、黃丹、海軍藍(灰)面漆的複雜多道程序?還有如何敲鐵鏽?

海軍建軍發展確實不易,但近二、三十年來,潛艦軍官把持海軍,逢迎拍馬的高級將領比比皆是,比有真本事真本領的人,升遷更快,裙帶效應,如綁肉粽,一個拉著一個,卻沒幾人真為海軍未來建軍發展去做努力的,但推潛艦外購或國造,則不遺餘力,卻讓海軍的船一艘一艘老去,尤其作戰艦,真優秀的人才,都退伍了。

阿扁時代甚至重用陸戰隊高階將領擔任海軍總司令,這對建軍發展有何幫助?如同兒戲一樣,船過水無痕,老船依然是老船,海軍碼頭給政府徵收,美其名「光榮碼頭」,當作觀光用途,也沒人憑弔出愛國光榮的氛圍,像去公園走一遭,不讓海軍停靠了,全成了觀光休憩場所,景觀比軍事用途重要。

我們這些算是老海軍們,看那兩岸軍艦近距離接觸的畫面,沒有像電視裡國防部拍的承德艦那樣唯美的詮釋與畫面,但心卻在滴血。

海軍啊海軍!甲午戰敗時期的清廷海軍,武力噸位尚且比日本還強,東亞第一(1890年時,清朝北洋水師總排水量為27,000噸,而日本海軍總排水量在17,000噸以上),戰敗與獲勝,主要在於官兵士氣,還有國家內政的貧弱與百姓的「事不關己」心態,清廷海軍當然戰敗,哀其不爭,卻人人指責,於事又有何補?

沒有國家意識的軍隊,如何打仗?

前線壯烈,前線吃緊,前線官兵奮勇向前,前扑後繼,也比不上慈禧的一場兒戲,把國家大事拿來如耍猴戲般的愚弄,哀哀,苦的是軍人啊!

砍你退俸,砍你年金,砍你福利,把軍人視同草蓆蔽屢,政客說:我才不跟你一起埋葬,戰爭打來,我溜之大吉,第一優先埋葬赴死的是軍人,苦的,也還是軍人啊!

最好不要戰爭,千萬別打仗,但最終決定權,在政客手裡,尤其那張嘴,也可能不在政客手裡,因為站在第一線的軍人擦槍走火,誰也難以預料。

「網路時代的政客只懂個人表演,沒有人肯再為和平奔走呼救,戰爭早綁在火線上,一觸即發!」(聯合報111.8.12黑白集後語),寫得真貼切!

上文承蒙 黎樵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黎樵:小水兵最初的榮譽

黎樵:電子戰中士DIY樂趣,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我老了嗎?

黎樵:是粗鄙武夫,還是能人智者?

黎樵:論韓國延坪海戰與清朝甲午海戰

黎樵:眷村物語,鐵板燒與海軍碼頭聯想

黎樵「山芋再燙,也得接手」與海軍「備役中將李晧」的原委說明

黎樵:民國47年九二海戰陣亡醫官陳科榮中尉,滿臉疲憊憔悴地出現在懷孕未婚妻的房門口

黎樵:學會尊重每一個人

黎樵:居安思危

黎樵:在書中讀自己

兩位前艦長談軍艦釣魚 海軍傳統潛規則外人難理解

黎樵:回應「綠水海軍」/海的胸襟 vs 小鼻子小眼睛

黎樵:海軍國際禮儀與誰才是募兵最強有力的先鋒?

黎樵:別太苛責,談部隊醫護人力之不足

黎樵:【海軍軼聞】挨罵的藝術

黎樵:募兵之難,究其原因,是未做好募兵的生涯規劃

黎樵:任職「大漢艦第13任艦長」的回憶與感言

黎樵:走路

黎樵:我愛咖啡

黎樵:改革比革命困難?

黎樵:鼠盾

黎樵:台海防衛的功臣們

黎樵:「艦艇兵不可缺也不宜濫」與「一個海軍小中士」

黎樵:父與子的對話、恢復徵兵、罪人不孥

黎樵:年輕的軍人為何想自殺?

黎樵:以陸軍的思維訓練水兵,當然壓力會大到凸槌

黎樵:震洋艇與親嘴蛋

黎樵:人生輸入法

黎樵:等專家來?

黎樵:看熱鬧看門道,全都是專家?

黎樵:看美國海軍下屬如何激勵上司 

黎樵:簡單的眷村味兒

黎樵:穿軍服的戲子

黎樵:碼頭的電話亭

黎樵:老員工=一座圖書館

黎樵:從軍有苦樂行

黎樵:機警乎?算計乎?

黎樵:誓死達成任務的士官長

黎樵:吹毛求疵

黎樵:請善待軍人 別扭曲誤解「軍方慣性動作」

黎樵:笑看人生,好好活著吧……

黎樵:有空多提筆寫字吧!

黎樵:喝水 

黎樵:不與白爭

黎樵:《不能吃苦,別幹軍人》《半桶水的軍事專家》

黎樵:老將軍看病

黎樵:無言之美,沈默是一種處世哲學

黎樵:懷念那航行中『槓子頭』的味道

黎樵:從「把心放在官校」談「薪火傳承」

黎樵:《但優遊卒歲,不煩心》《當你老了 When You Are Old》

黎樵:喝酒打架的兵

黎樵:疫情與拔官

黎樵:不意外的海軍確診

黎樵:徵兵

黎樵:油畫箱

黎樵:擦銅

黎樵:頭髮

黎樵:【笨蛋 重點不在軍事】不是戰爭與不戰爭 是後面的「經濟」

黎樵:師必有名

黎樵:老共P圖是真的嗎?

黎樵:兵凶戰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