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照片來源連結

潘志峰 臉書
出身於屏東縣的小農村,單純的農家子弟,陸軍官校專科17期企業管理科乙班86年班,陸軍步兵少校退伍,當年雷光旦中將為個人掛階少校的那一刻,就已經報定這輩子就到少校,並不是不思進取不想圖謀發展,而是個人本身希望能夠善盡自己職能來為部隊服務,因此歷年來都是長官幫我報名錄取學院,然而從來不想去考,當然原因也有許多考量,服役期間擔任過情報作戰後勤等職務,任職最長的職務為後勤官長達9年。

軍憶隨筆武器篇

科目:近戰武器

進度:手榴彈

重點:幹嘛怕芭辣?

之前與許多軍友暢談過往部隊的武器裝備,通常大家比較會聊的就是在部隊裡面所使用的武器裝備,到底哪一種比較可怕?

不出意料的大家都認為武器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在於火力的發揚,除了比較尖端高科技的武器以外,有人說是戰車砲、機關槍、火箭彈、迫擊炮、槍榴彈等等,這些武器的火力,筆者也不否認真的蠻恐怖的,當他們反問我的時候,我只給出了內心裡面最恐怖且殺傷力強的玩意兒,那就是手榴彈!

因為這款武器在我軍事旅程裡總共投出12顆,每次投擲之前心理壓力真的非常大,萬一插銷抽出之後,手沒握緊、滑了一下,將簧片給彈飛,4-5秒後還來不急逃生,那就只能夠祈求來世不要再遇到這種東西了!

手榴彈的概念最早出現在拜占庭帝國利奧三世的時代,拜占庭士兵發現火燄和鐵釘混拌著瀝青,可以裝置於陶罐內用投石機或雙手拋投。

手榴彈是一種不算太古老的手投拋擲式武器,根據歷史記載最遠的溯源不會超過一千年,不管是中國南宋的震天雷,還是拜占庭帝國的希臘火,總之裡面的成份不外乎就是硝石、鐵碎渣、碎石片、黑火藥等混合物,拜占庭帝國的希臘火裡面還附加瀝青(尚未提煉出石油的原產物),裡面的配方因人而異,古代的人由於都是無師自通及自學成才,所以通常只學會了一次或者是實驗的第一次,幾乎人就沒了,運氣好的頂多就是被燒傷或者炸傷,若是運氣不好的話,下輩子請投胎時多注意一點。

約17至18世紀歐洲的手榴彈因為外形和碎片像石榴和菠蘿(台灣叫鳳梨),因此針對手榴彈外型的稱呼也就因國情而異而有不同的俗稱,在台灣叫「芭樂」、香港及美國則叫「菠蘿」、大陸叫「蛋型手雷或香瓜」、俄羅斯叫「檸檬」、義大利稱「紅魔」、德國採用的是木柄型手榴彈,因此就給他們的這款手榴彈取俗稱為「馬鈴薯搗碎器」。

現代手榴彈多呈球狀或筒柄狀,一般由彈體、引信兩部分組成,外附安全栓或安全蓋等安全裝置,一旦解除安全裝置,引信點火後數秒即會引爆,現代手榴彈不僅可以手投,同時還可以用槍發射,例如以前我們可以使用57步槍裝置拋射器,用空包彈的威力來作為發射拋投使用。

按手榴彈的用途區分,可分為人員殺傷、反戰車、燃燒、發煙、照明、防暴手榴彈以及演習和訓練手榴彈,殺傷手榴彈又可分為防禦(破片)型和進攻(爆破)型兩種。

那麼為什麼會有區分防禦型和進攻型這兩種呢?重點就是在於裝藥與威力不同,防禦型手榴彈裝藥量不大,但是主要是靠破體的彈片來對敵人產生殺傷,而進攻型的手榴彈裡面則裝置了高爆藥,以產生高量的爆震效果將敵人震死或震暈。

所以新兵訓練的時候為什麼都會教我們臥倒正確的動作,也就是兩手臂撐起上半身並將姆指貼住耳洞、四指貼著眼睛、嘴巴要張開,兩腳腳尖撐起下半身,總之就是盡量的將身體大部分的位置離地,避免爆震的威力傷害了身體內的五臟六腑,畢竟爆炸衝擊波是不會區分敵人及我軍的,因為曾經參與抗戰的老兵就有說過,許多中國的士兵大家都是將臥倒當作是趴下,所以許多人躲過了砲彈與手榴彈的破片殺傷之後,緊接而來的就有人陸陸續續七竅流血而亡,這就是因為體內的五臟六腑被震碎,因此老兵的話一定要聽進去。

在戰場上使用的方式,可分為以手投擲槍支發射佈雷設置等多種用途,前兩種方式大家都比較熟悉,佈雷設置也就是我們以前在電視和電影裡所看過的詭雷,如果不小心絆到了詭雷,麻煩下輩子投胎轉世請注意,別再投胎在地球上了!

筆者在民國83年入伍訓時期投出人生的第一顆手榴彈,第一次嘛!人總是相當的緊張!緊張到抽出插銷的時候,右手五指緊緊的抓住彈體及簧片,手指頭連動都不敢動,雖然手心滲滿了汗也不敢放鬆,這個時候我才知道什麼叫作燙手山芋,既不敢放手也不敢鬆手,這就是我當時的心情,萬一這個要命的傢伙真的就在我手頭上爆炸的話,站在我旁邊的班長以及同學們就通通非死即傷了!

直到教官喊出「投!」的那一霎那,我迫不及待的將MK2手榴彈從我手頭上拋投出去,當投出去的那一刻,就聽到簧片彈出「啪」的一聲,我與旁邊的教育班長立刻蹲下,從牆面上的防彈玻璃中觀察手榴彈爆破情形,當親眼瞧見手榴彈爆破的場面,我才充分瞭解到,原來之前所看的戰爭片或者黑道片裡面手榴彈的爆破場景都是假的!

因為根本只有悶聲的爆震及激起的煙塵還有一點小小的火光之外,再來所聽到的就是破片彈到牆壁的聲音,雖然沒有電影上演的那麼誇張,不過也夠驚心動魄的了。

至於教官在課程上所講的一顆手榴彈的威力是半徑15公尺、直徑30公尺,在這一點上,筆者誠懇的給予各位讀者的正確認知,那就是不止50公尺,萬一在戰場上只要看到手榴彈飛來的那一刻,那麽請心中默念:下輩子投胎的時候,請選擇投胎到外星球!

上文承蒙 潘志峰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潘志峰:軍憶隨筆「1」
潘志峰:軍憶隨筆「2」
潘志峰:軍憶隨筆「3」
潘志峰:軍憶隨筆「4」
潘志峰:軍憶隨筆「5」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2」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3」
潘志峰:軍憶隨筆「6」
潘志峰:軍憶隨筆「7」
潘志峰:軍憶隨筆「8」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4」
潘志峰:軍憶隨筆「9」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5」
潘志峰:軍憶隨筆10
潘志峰:軍憶隨筆11
潘志峰:軍憶隨筆11-1
潘志峰:軍憶隨筆11-2
潘志峰:軍憶隨筆11-4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7
潘志峰:軍憶隨筆11-5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8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9
潘志峰:軍憶隨筆11-5

潘志峰:軍憶隨筆11-6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0」
潘志峰:軍憶隨筆11-7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1」
潘志峰:軍憶隨筆12

潘志峰:軍憶隨筆12-1
潘志峰:軍憶隨筆12-2
潘志峰:軍憶隨筆12-3
潘志峰:軍憶隨筆12-4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3
潘志峰:軍憶隨筆11-9
潘志峰:軍憶隨筆11-10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4
潘志峰:軍憶隨筆11-10
潘志峰:軍憶隨筆狀況篇
潘志峰:軍憶隨筆11-11
潘志峰:軍憶隨筆6-1
潘志峰:軍憶隨筆6-2
潘志峰:軍憶隨筆6-3
潘志峰:軍憶隨筆「6-1」
潘志峰:軍憶隨筆(探討篇1)
潘志峰:軍憶隨筆6-4
潘志峰:軍憶隨筆6-5
潘志峰:軍憶隨筆6-6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5
潘志峰:軍憶隨筆12-5
潘志峰:軍憶隨筆要命篇
潘志峰:軍憶隨筆要命篇1
潘志峰:軍憶隨筆要命篇2
潘志峰:軍憶隨筆搞怪篇
潘志峰:軍憶隨筆搞怪篇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