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76eb4f-ec15-467d-80b1-9bc38e7c83cb.jpg
 

圖片連結網址

黎樵
海軍通信電子學校
、海軍軍官學校航輪兼修系。
中華民國海軍備役上校,曾任艦長、京宴婚紗概念館副總。

【前方沒肉,後方缺蛋】

網路上有人調侃,前方沒肉,後方缺蛋,真實的場景,不可思議,國軍最近出了一些包,官兵感情糾紛、自戕、鹹濕片外流...,還有二膽島阿兵哥游泳往大陸逃,陸戰隊T91槍機遺失,退伍軍人遭污衊說九成都與共諜或提供中共情報有關?唉呀我滴媽!九成?可能嗎?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把退伍榮民當成賊?這已不是第一次,政府更為呼應,拉日本人一起吆喝,辦一堆共諜儆猴。

約莫20年前,我還在現役的時候,某天也是陸戰隊營區在草皮上挖出一把手槍及彈藥,這已不知埋在土裡多少年了,早已銹跡斑斑,原以為撿到槍,美事一件,當時長官立刻指示:部隊長拔掉!

我那時的觀感,營區那麼大,或許那槍枝已給埋了幾十年,干那位部隊長什麼事?能給挖了出來,不讓流失營外已算不錯了,這部隊長還真冤,但軍紀如是,不容輕縱,主事長官管你什麼青紅皂白,抓不到以前陳年凶手,找現在的主官問罪。

新聞裡也有外島官兵在沙灘上寫著:「馬防部都沒肉,肚子餓都吃罐頭泡麵」,哈哈哈...,這可沸沸揚揚了,讓我想起民國78年,我從海軍飛彈快艇艇長任職屆滿,忽然上級派我到馬祖北竿雷達站擔任站長,那一年多的外島歲月裡,每天吃的也是冷凍食品或罐頭,害我回台後,到現在,幾十年了,看到冷凍食品,尤其像火鍋料、丸子之類的東西,甚至罐頭都怕。

以往外島物資運補不易,每個月大概也只有三個航(梯)次,沒有飛機,民船很少,軍民台馬往返,全靠海軍軍艦,中字號、交通船,早期我們剛從海軍官校畢業任官,在驅逐艦上,經常要護航這些外島運補艦艇,馬祖馬鼻灣錨泊,這是我們擔任護航驅逐艦常去的地方,後來我才知道,我在北竿的后沃沙灘,就是馬鼻灣,而現在,外島駐軍少了,運補護航的任務也少了,以我們海軍軍官對於海權(sea power)的觀點,那是把海上交通線拱手讓人,政府高官們不懂軍事,軍人高層逢迎拍馬的多,外島成了觀光勝地,已不再是吃緊的戰地,軍人保國衛民,卻也國不成國了。

當年我到外島,正值黃植誠駕機叛逃近十年,整個北竿大道機場空軍全部撤離,如今也又恢復,外島終於有了機場,我那時候在北竿,全島一萬多名官兵,陸軍一個師的兵力駐防,海軍官兵僅兩個雷達站,30多個人,海軍軍官只有三位,真是少數民族呢!但沒有一個空軍,那年民國78年,遇上天安門事件,外島更是緊張,時不時有觀測所搖電話來,說我們雷達站上屋頂,後面碉堡山坡上,有黑影,疑為水鬼摸哨,要我們小心,我們站上只有13個人,屬於近程站,軍官只我一個,海軍上尉,其餘都是義務役的阿兵哥,還有一位陸軍聯絡士,也是充員兵。

一個小小雷達站,我們竟有駕駛兵、補給兵,還有一位專門負責炊事的食勤兵,每天張羅全站三餐外加宵夜吃飯,就夠受的了,阿兵哥每天下山負責採買,要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來回近三小時,就必須經過那個馬鼻灣的后沃沙灘,有時漲潮過不去,得等退潮,再經大道機場,才能在熱鬧的塘岐街上購買我們的軍需食糧,蔬菜是極少的,冷凍食品居多,伙食費並不充足,不能與我們以前在船上的伙食相比,有得吃就不錯的了,大部分是自己掏腰包從老百姓那裡買來,熱炒熱食,配配小酒,這是最豐盛的餐食,調來的食勤兵,在民間都是學有專長,倒也能變出許多花樣,沒有新鮮的肉,那是真平常的事。

我到外島的時候,只有26、27歲,只比服兵役的阿兵哥大沒幾歲,那年頭陸軍部隊還盛行殺豬殺狗的,尤其在大冷冽的冬天,馬祖戰地寒冷,那年璧山上飄起了瑞雪,我在大沃山則下了冰雹,我的陸官同學大多在他們營裡擔任作戰官或連長,林逸同學就說,他在亮島,連裡面養豬是不可被官兵看到的,否則會流口水,平常要像槍械庫一樣上封條,不能有一絲縫隙讓阿兵哥看到,但關久了,豬會焦躁不安,必須定時放風,第一次放風,大家不曉得豬的習性,門一開,豬隻們一股腦往前衝,亮島極小,前方就是海邊,豬兒們像投奔自由那樣,一路衝進海裡,攔也攔不住,煞不了車,豬兒淹死了,阿兵哥們可樂的了,流口水不止,林逸說:哈哈…,會自殺的豬!

一個上兵游泳逃往大陸,這在現代實在也不可思議,好日子不過,為何有此舉動?部隊長們讓阿兵哥吃不飽、吃不好,同樣也不可思議,前一陣子我與老長官們聚餐,說以前在海軍官校讀書的時候,50幾年班的學長們有回教徒,因為不能吃豬肉,那時伙夫們要幫他們準備牛肉,嗚…啊!民國50年初呢!我是51年出生,小時候哪有肉吃?不都逢年過節才有,何況天天有牛肉吃,這在民國50年代,同樣也不可思議啊!

我不信真有那麼多退伍軍人去當共諜,我們大部分退伍榮民,仍是以「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為主要效死、效忠的對象和職志,即使退伍,一輩子不會改變,黃埔正統在台灣,明年已100週年了,但中共取代了這個正統,就如同當年我們反共,以中共為敵,研究軍事理論與作戰情報計畫演習,如今民進黨比我們還反共,甚至恨之入骨,實在也不可思議!

路加福音 3:10-14 CCB:

眾人問道:「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約翰 回答說:「有兩件衣服的,應當分一件給沒有的;食物充裕的,應當分些給饑餓的。」有些稅吏也來受洗,並問約翰 :「老師,我們該怎麼辦呢?」約翰 說:「除了規定的稅以外,一分錢也不可多收。」 有些軍人問:「我們該怎麼辦呢?」約翰說:「不可敲詐勒索,自己有糧餉就當知足。」

知足吧!前線沒肉,不是只有現在,後方沒蛋,竟只有現在才發生,二戰妻離子散的激烈戰亂戰場,據說也從不缺蛋啊!二戰時期老美的後勤補給,我們到現在都比不上。

 「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 」,退伍了也不得安寧,如今只顧自己不去照顧部屬的官長,大家自求多福,為保官位,人人自危,升官發財先,大家各憑本事,上行下傚,風行草偃,敗壞的軍紀,軍人氣節風骨無存,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但亡國卻可能就在一夜之間,失去你心心念念的國家和親人,視軍人如敝屣的國家,能不亡嗎?

上文承蒙 黎樵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黎樵:小水兵最初的榮譽

黎樵:電子戰中士DIY樂趣,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我老了嗎?

黎樵:是粗鄙武夫,還是能人智者?

黎樵:論韓國延坪海戰與清朝甲午海戰

黎樵:眷村物語,鐵板燒與海軍碼頭聯想

黎樵「山芋再燙,也得接手」與海軍「備役中將李晧」的原委說明

黎樵:民國47年九二海戰陣亡醫官陳科榮中尉,滿臉疲憊憔悴地出現在懷孕未婚妻的房門口

黎樵:學會尊重每一個人

黎樵:居安思危

黎樵:在書中讀自己

兩位前艦長談軍艦釣魚 海軍傳統潛規則外人難理解

黎樵:回應「綠水海軍」/海的胸襟 vs 小鼻子小眼睛

黎樵:海軍國際禮儀與誰才是募兵最強有力的先鋒?

黎樵:別太苛責,談部隊醫護人力之不足

黎樵:【海軍軼聞】挨罵的藝術

黎樵:募兵之難,究其原因,是未做好募兵的生涯規劃

黎樵:任職「大漢艦第13任艦長」的回憶與感言

黎樵:走路

黎樵:我愛咖啡

黎樵:改革比革命困難?

黎樵:鼠盾

黎樵:台海防衛的功臣們

黎樵:「艦艇兵不可缺也不宜濫」與「一個海軍小中士」

黎樵:父與子的對話、恢復徵兵、罪人不孥

黎樵:年輕的軍人為何想自殺?

黎樵:以陸軍的思維訓練水兵,當然壓力會大到凸槌

黎樵:震洋艇與親嘴蛋

黎樵:人生輸入法

黎樵:等專家來?

黎樵:看熱鬧看門道,全都是專家?

黎樵:看美國海軍下屬如何激勵上司 

黎樵:簡單的眷村味兒

黎樵:穿軍服的戲子

黎樵:碼頭的電話亭

黎樵:老員工=一座圖書館

黎樵:從軍有苦樂行

黎樵:機警乎?算計乎?

黎樵:誓死達成任務的士官長

黎樵:吹毛求疵

黎樵:請善待軍人 別扭曲誤解「軍方慣性動作」

黎樵:笑看人生,好好活著吧……

黎樵:有空多提筆寫字吧!

黎樵:喝水 

黎樵:不與白爭

黎樵:《不能吃苦,別幹軍人》《半桶水的軍事專家》

黎樵:老將軍看病

黎樵:無言之美,沈默是一種處世哲學

黎樵:懷念那航行中『槓子頭』的味道

黎樵:從「把心放在官校」談「薪火傳承」

黎樵:《但優遊卒歲,不煩心》《當你老了 When You Are Old》

黎樵:喝酒打架的兵

黎樵:疫情與拔官

黎樵:不意外的海軍確診

黎樵:徵兵

黎樵:油畫箱

黎樵:擦銅

黎樵:頭髮

黎樵:【笨蛋 重點不在軍事】不是戰爭與不戰爭 是後面的「經濟」

黎樵:師必有名

黎樵:老共P圖是真的嗎?

黎樵:兵凶戰危

黎樵:心在天山 身老滄州

黎樵:【海軍軼聞】挨罵的藝術

黎樵:老軍人出征

黎樵:船上的芥蟲

黎樵: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黎樵:數位化與電子白痴

黎樵:警戒區?鄰接區?

黎樵:歲月是一把殺豬刀?

黎樵:往事如煙

黎樵:收音機

黎樵:相機 乞丐 流浪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