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取材自網路)
黎樵
海軍通信電子學校、海軍軍官學校航輪兼修系。
中華民國海軍備役上校,曾任艦長、京宴婚紗概念館副總。
【國軍加薪,有用否?】
今年侄兒準備就讀官校正期生,就和我們當年一樣,18歲的高中畢業年輕人,願意報考軍事院校,在現在這個年代,著實不容易。
畢竟外界社會誘惑多,效身軍旅,即意味可能失去自由,沒有一般年輕人那麼快活,各種限制也多,甚至政府最近準備恢復軍審制,按照我們憲法,唯軍人有死亡義務,國家要你去打仗,去前線赴死,你沒有拒絕的權利,犯了法,有軍法審判,不同於一般老百姓。
在以往未解嚴年代,政治沒有那麼混亂,國家意識在普遍以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的氛圍狀況下,即使兩岸分立,同樣劍拔弩張,軍人的責任義務是一樣的,但那時候的我們相對單純,一心報國,不那麼重視自己本身的待遇。
還記得民國73年我們剛畢業任官,在驅逐艦上任初階軍官時,薪水僅一萬上下,海勤加給也只有900元,以往更少,後來因為二代艦艇陸續成軍,包括飛彈快艇危險加給,一下提高到光加給就上萬元,甚至是現在的double 成長,許多年輕軍士官更願意在艦艇上服務,雖然海上生活非常辛苦,但也值得。
民國74年我在瀋陽艦由見習官正式任命為通信官,船上來了一批沙烏地阿拉伯學生,這是在我們海軍官校受訓的海朋班外籍友人,因為必須接受艦訓及體驗海上生活,來到我們船上,我擔任他們的隊長,那時候一個學生,聽說薪水相當於我們的官校中將校長,大概有8萬上下。
某天來了一位阿拉伯上尉督導官視察,我們在官廳用餐,艦長很好奇地問他每個月薪水多少?他說大概20餘萬元,讓我們瞠目結舌,當然阿拉伯國家有錢,我們不能與之比擬。
後來在那些年裡,蔣經國總統去世前後,軍人及公教人員薪資年年調漲,特別是我們升了上尉,大多派往飛彈快艇(FABG)擔任艇長,飛彈(危險)加給不少,除了潛艦以外,就屬這單位(海蛟大隊)最多,連陽字號驅逐艦都比不上。
每個軍種有它獨特的地方,尤其作戰單位,日夜辛苦奔忙,單以海軍艦艇成日在海上戰鬥巡弋及演訓任務,特別是冬防海象惡劣天氣,暈船吐到膽汁都出來,還得執勤值更,漂泊吃風喝浪的感覺,到現在我都心有餘悸,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我問侄兒:「為甚麼不和姑丈一樣選擇海軍呢?」他說:「怕暈船!」
確實也是,暈船及海上適應,那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啊!回想往事如昨,但年輕人前程似夢,軍人如果不是作戰單位,或者外島前線,其實有許多單位和公務員一樣都是正常上下班,我以前在艦艇服務,真羨慕那些可以上下班的同袍們,待自己真下了陸地,升了中校、上校,在高司單位,雖然沒有了海勤加給,但一樣是作戰訓練參謀,每天加班熬夜,卻照樣沒日沒夜地拼命。
很欣慰政府能為國軍官兵加薪,這時卻是因為招不到人,才有如此下下策與積極作為,據說兩岸如果發生戰爭,台灣大學生社交網站Dcard一萬兩千人投票,有73%選擇投降,我在我兒剛成年時也曾問過同樣問題,他說:「我會舉白旗投降,或者往後面撤退。」哈哈哈,這就是年輕人,什麼台灣第一勇?台灣尚勇?那是在體育競賽上,不是在真實的戰場。
國父孫中山曾有一幅墨寶:「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時代變遷,此一時也,彼一時也,這時代潮流,已不是我們當年「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的年代。
當年我上尉,結婚後有個想法,為甚麼國軍不能像美軍或韓國一樣,讓每一位職業軍人都有房可住?何況軍方有那麼多的空地?如同以前老兵有眷村,有房安身,就像有些大醫院給醫師、護理師眷屬們提供宿舍可住那樣優惠,可以全心全力投入工作。
我如果幹軍人2、30年,不需要為房貸發愁,甚至還可以省下每個月付房貸的利息,積存下來的錢,加上退休俸金,那不是很好嗎?後來確實國軍有職務官舍,但杯水車薪,也僅限少數陸地單位,幾十年過去了,國防部把許多空地賣給了財團,把眷村全拆了,到現在兩岸局勢真的緊張了,招不到人才,才想到替國軍官兵們加薪。
我還是佩服現在願意去當兵的年輕人,那勇氣值得尊敬,我妻對侄兒說:「趁你還沒入伍,趕快出國去玩,再來可能幾十年失去自由,想玩都沒機會了。(軍旅出國要打報告,不是每個單位都能有時間或容易批准)」。
但以每個月薪水來誘惑及招募人才?有用嗎?招的可能依然是唯利是圖、戰爭狀況下舉雙手投降的官兵,國家認同感低下,不知為何而戰,老是遭人踐踏、鄙夷、沒有地位、沒有榮譽的官兵,如何保衛台灣?
加薪?有用否?如果當軍人是榮譽的,在社會上是倍受老百姓尊重的,其實加不加薪,就像我們當年一樣,照樣有人趨之若鶩來當兵,那是願意赴死的國軍。
有次好友聚敘,聊到說他到大陸去,乘坐飛機,拿出中華民國榮民證,居然也能通,會給予該有的軍人通關及艙務禮遇,包括觀光景點,買入場票券,也能優惠,我在網站裡也曾聽人這麼說,這或許是統戰,但對岸尊重軍人,包括老美、日韓對軍人的尊重和優惠禮遇,都比台灣強。台灣軍人啊!...你不能把他們當次等公民,保國衛民錯了嗎?十幾年前我還沒退役,在台北坐公車拿出軍人身份證,竟遭司機喝斥不給優惠,好像當軍人是恥辱那樣。
給軍人加薪,值得慶幸,希望有用!
梁啟超有詩云: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
詩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兵魂即軍人魂,「兵魂銷盡國魂空」,如今國魂又安在?只能拿加薪當誘餌,從軍樂否?被打趴的軍人,讓年輕人視如畏途,如果能夠給予軍人必要的榮譽與尊重,讓軍人魂重新建立,或者會更有用吧?!提升軍人待遇優惠,只是最基本的引子與手段,倒也樂觀其成了。
原文留言有更多很棒的討論,連結如下:
上文承蒙 黎樵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黎樵:是粗鄙武夫,還是能人智者?
黎樵:論韓國延坪海戰與清朝甲午海戰
黎樵:眷村物語,鐵板燒與海軍碼頭聯想
黎樵「山芋再燙,也得接手」與海軍「備役中將李晧」的原委說明
黎樵:民國47年九二海戰陣亡醫官陳科榮中尉,滿臉疲憊憔悴地出現在懷孕未婚妻的房門口
黎樵:學會尊重每一個人
黎樵:年輕的軍人為何想自殺?
黎樵:以陸軍的思維訓練水兵,當然壓力會大到凸槌
黎樵:《但優遊卒歲,不煩心》《當你老了 When You Are Old》
黎樵:【笨蛋 重點不在軍事】不是戰爭與不戰爭 是後面的「經濟」
黎樵:相機 乞丐 流浪漢
黎樵:【巷戰】
黎樵:軍人的榮耀依舊
《陳信宏:古文能陶冶心性》《周祝瑛:日課本不去中 台仍掙扎》《黎樵:文言文 何罪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