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照片來源連結

潘志峰 臉書
出身於屏東縣的小農村,單純的農家子弟,陸軍官校專科17期企業管理科乙班86年班,陸軍步兵少校退伍,當年雷光旦中將為個人掛階少校的那一刻,就已經報定這輩子就到少校,並不是不思進取不想圖謀發展,而是個人本身希望能夠善盡自己職能來為部隊服務,因此歷年來都是長官幫我報名錄取學院,然而從來不想去考,當然原因也有許多考量,服役期間擔任過情報作戰後勤等職務,任職最長的職務為後勤官長達9年。

軍憶隨筆(時勢有感而發篇)part2

科目:現行玩笑似的全民國防

進度:戰時的緊急動員

重點:

1.時間就是金錢!

2.玩命似的強徵強購!

3.打仗嘛!別在乎那些瓶瓶罐罐的!

不管在各鄉鎮公所的兵役課(科),或者在軍營裡都會看到這麼一段口號「在營為良兵、在鄉為良民」,想必從軍過的人大家都一定知道這裡面的含義筆者記得在很小的時候我父親曾經有幾次參加點召及教召的經驗,當時我懷著疑問地問著我母親:爸爸跑去哪裡了?

我母親道:你爸爸去參加「賞兵」(台語的教召或點召的意思,當然其他各地方的稱呼不盡相同,請容許筆者用這個名詞)。

依據我國的國防政策「平時養兵少、戰時用兵多」的構想體系,結合我國近幾十年來的人口結構,老年及青壯的替換,大家一定會發現,可用的在營與在鄉的有效兵力一直不斷的在降低,原因不外乎自從1990年以後人口出生率就一直不斷的在下降,而1990年以前出生的人則不斷的在除役當中,這種現象對於一個國家兵力結構是相當大的國安危機!

針對平時軍隊的召集工作,個人在此不再贅述,筆者試著用民國38年的古寧頭戰役來敘述,也許可以提供給諸位看倌一些參考。

在民國38年(1949年)10月初旬之前金門尚未處於為受到戰爭牽連的地區,然而由於華南戰場國軍不斷地處於戰勢悲觀的狀態,各地方的國軍處於兵敗如山倒、你跑我也跑的境地,追根究柢的因素就是:真的不是國軍打仗不努力、而是共軍真的太狡猾,連遠在金門的老百姓都漸漸地能夠聽到槍砲聲越打越近,原因就是國軍越打越退!

九龍江出海口的廈門島與金門島突然間一下子擁入了許多撤退的國軍,原本駐守在廈門的國軍因為有許多的永久工事(清朝及日軍佔領時期曾經在廈門島上修築過海防作戰工事),所以並沒有耗費太多的力氣用於工事構築上面,然而撤退到金門的官兵一登上金門島之後,才發現島上除了舊金門縣城(靠水頭附近地區)以外,其他該防守的沿岸地方,根本都沒有修築過任何可用的作戰工事!

望眼金門島上的全景,東半部至少還有太武山可以做為制高點、隱(掩)蔽作用,中間蜂腰部有雙乳山高地(標高不到30公尺,不曉得算哪一門子的高地?)做屏障,西半部幾乎無險要地形,說到這裡,也許有人就會認為壞就壞在西半部地區的地形吧,就連當時絕大部份參戰的官兵都認為簡直就是絕地,我想當時的最高將領李良榮司令也只能夠仰天長嘯了!

筆者試著說出他老兄的心聲:老天!要是我去過夏威夷的話,恐怕夏威夷都要比這裡的一切好上千百萬倍,起碼夏威夷上面還有椰子樹可以乘涼啊!

想想也是,民國38年的金門島除了花崗岩還有一些紅黏土以外,其他的地方根本就是一片荒漠,島上的樹木不但少的可憐,土地除了只能夠種植地瓜還有花生以外,再來恐怕就是芒草了,連飲用水都要挖井才有辦法勉強供應!

隨著共軍迅速地攻佔廈門島之後,接下來就該金門等著挨揍了!

以下這一段對話是筆者曾經在民國98年訪談已經過世的參與該戰役的老兵所遺留的印象:

長官發問:那麼國軍豈能就此放棄抵抗,投降共軍嗎?!

基層官兵回答:不能夠啊!

長官下令:沒錯!既然要抵抗,那麼就一定要使出渾身解數來改變目前的劣勢!

基層官兵問道:怎麼改!?

長官回答道:一定要將大小金門這兩座島變成兩座堡壘,馬上就地展開工事構築!

基層官兵又問:島上除了石頭還有幾個村落以外,根本就找不到像樣的構築工事材料啊?連個沙包麻袋都沒有,更何況望遠看去一片都是沙地啊!

長官這個時候也不耐煩了,直接向這些官兵說明:你們是不會就地徵集嗎?!向島上的老百姓徵集物資的時候,開給他們白條(借條的另稱)就是了,仗打勝了之後再賠給他們,萬一仗要是打敗了,他們所有的一切也會被共軍給接收,告訴百姓們,別在乎那些瓶瓶罐罐的,先將眼前的事情趕緊做就對了!(當年有保留住白條的金門縣居民,於民國75年政府均以150萬賠付。)

基層的官兵們等的就是這一句話!

所有人的心裡面都在想:好!這可是從你的嘴巴裡面說出來的,將來你要負責任喔!

根據筆者曾經訪談過金門當地的耆老的說法,當初國軍官兵首先拆掉的就是廟的廟門、老百姓搭建的茅屋屋樑、防風用的花崗石塊,然後再來就是做出讓大家覺得最缺德的事情,那就是連墓碑也搬去構築工事了。

我們通常在研究歷史的時候,一定要把握住一個原則,那就是千萬不要用我們現代人的眼光去看那個時代的事情,否則就會產生相當多的誤區,畢竟我們不是當時的人,感受不到戰亂時期的戰備壓力及求勝圖生的緊張氣息,相信看過筆者所寫的文章裡面,大家應該都會有這樣子的感覺。

既然當年古寧頭戰役的歷史氛圍已經隨著時間慢慢的沖淡,尤其是現代的年輕人,更是不知道有這麼一段的戰史,好像總認為打仗就跟兒戲一樣,什麼儲存戰力值、加分加幾點、聯合哪些戰友一起撕殺、按個鈕飛彈就像長著眼睛一樣直接射殺敵人,如果國防真的是這麼搞的話,那還需要我們這些軍人保家衛國嗎?既然你們這些年輕人或者是沒當過多少天兵的人那麽厲害,你那麼行、那就你去打仗啊!

現今所有的民眾都認為國家所推行的全民國防好像看起來真的像那麼一回事,其實那簡直就像是遊樂園一般,一個國家如果能夠在3個小時以內調動全國15%的能量(人力、物力、武器、裝備)就已經屬於難能可貴了,除非有辦法像日本當年太平洋戰爭的時候動員國家將近30%以上的人民為戰爭所用(當然,物資是無限的消耗),但那是軍國主義的作為,而且還是強迫與半強迫性質的要求日本國民毫無保留的犧牲奉獻,才有辦法達到這個數據。

所謂的全民國防,大家可以去參考國家所印製的法規以及法條,然後再來觀看筆者本篇文章,對比完之後,相信大家一定會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國家的戰略決策、軍隊戰鬥的決心、國民的認同與付出這三點。

那麼全民國防並不只是在口頭上以及形式上的表達,而是必須身體力行的去執行,就比如當年我們就有童子軍活動(筆者當年也是童子軍),不過做的並不夠徹底,而是應該每一個學期裡面,必須用一周的時間將學生集中起來集合軍事訓練(強度不用太大,可適時調整),建立學子們基礎的團體合作、同心戮力的精神,然後再每個學習階層裡面注入歷史上忠君愛國思想,藉以培養儒家士道精神,如此持續的教育,培養出來的人就算不能為國所用、至少也不會是個害國敗類。

之後的篇幅,個人還會再舉幾項例子用來補充敘述!

上文承蒙 潘志峰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潘志峰:軍憶隨筆「1」
潘志峰:軍憶隨筆「2」
潘志峰:軍憶隨筆「3」
潘志峰:軍憶隨筆「4」
潘志峰:軍憶隨筆「5」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2」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3」
潘志峰:軍憶隨筆「6」
潘志峰:軍憶隨筆「7」
潘志峰:軍憶隨筆「8」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4」
潘志峰:軍憶隨筆「9」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5」
潘志峰:軍憶隨筆10
潘志峰:軍憶隨筆11
潘志峰:軍憶隨筆11-1
潘志峰:軍憶隨筆11-2
潘志峰:軍憶隨筆11-4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7
潘志峰:軍憶隨筆11-5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8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9
潘志峰:軍憶隨筆11-5

潘志峰:軍憶隨筆11-6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0」
潘志峰:軍憶隨筆11-7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1」
潘志峰:軍憶隨筆12

潘志峰:軍憶隨筆12-1
潘志峰:軍憶隨筆12-2
潘志峰:軍憶隨筆12-3
潘志峰:軍憶隨筆12-4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3
潘志峰:軍憶隨筆11-9
潘志峰:軍憶隨筆11-10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4
潘志峰:軍憶隨筆11-10
潘志峰:軍憶隨筆狀況篇
潘志峰:軍憶隨筆11-11
潘志峰:軍憶隨筆6-1
潘志峰:軍憶隨筆6-2
潘志峰:軍憶隨筆6-3
潘志峰:軍憶隨筆「6-1」
潘志峰:軍憶隨筆(探討篇1)
潘志峰:軍憶隨筆6-4
潘志峰:軍憶隨筆6-5
潘志峰:軍憶隨筆6-6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5
潘志峰:軍憶隨筆12-5
潘志峰:軍憶隨筆要命篇
潘志峰:軍憶隨筆要命篇1
潘志峰:軍憶隨筆要命篇2
潘志峰:軍憶隨筆搞怪篇
潘志峰:軍憶隨筆搞怪篇1
潘志峰:軍憶隨筆武器篇
潘志峰:軍憶隨筆法理篇
潘志峰:軍憶隨筆法理篇1
潘志峰:軍憶隨筆~近代篇
潘志峰:軍憶隨筆~近代篇1-1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5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5-1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5-2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5-3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5-4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5-5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5-6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6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5-7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5-8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6-1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6-2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6-3
潘志峰:軍憶隨筆番外篇-17
潘志峰:軍憶隨筆(時勢有感而發篇)
潘志峰:軍憶隨筆part2心有戚戚焉篇
潘志峰:軍憶隨筆(戰爭常理篇-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